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小學語文網(wǎng) > 文言文翻譯 > 正文

小學語文古詩鑒賞:《詠史》(2)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09-16 16:10:59

智能內(nèi)容

  【賞析】

  首聯(lián)開門見山,直抒歷史。翻開漢王朝的歷史,里面記載著很多的和親與通婚之事。如漢武帝劉徹將細君嫁到烏孫王國,漢元帝劉奭把王昭君嫁給匈奴單于等。這種和親或通婚政策并沒能阻止大漢王朝的衰敗,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頹勢。由此可見,這種計策是極其短見和拙劣的。這里其實是以漢喻唐。他在這里回顧了歷史上某些“和親”政策的教訓,對它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表明了對執(zhí)行這種政策的鮮明態(tài)度。

  頷聯(lián)單刀直入,詩人在這里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觀點,國家的穩(wěn)定在于君主的圣明,大臣的賢能,而將一個國家的安危寄托在一個和親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極其危險的。實施這種和親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將相的無能。詩人洞察和親政策的虛弱,表現(xiàn)出了識見的高遠和對時局的憂慮。

  頸聯(lián)鞭辟入里,揭露實質(zhì)。目睹當時的社會事實,詩人痛心疾首,詩人對唐王朝采取這種屈辱的和親、通婚政策,意欲求得天下太平的做法,很是不滿,于是在此直接大膽地給它敲響了警鐘,一個“豈”字,把和親的荒謬可恥和屈膝投降本質(zhì)揭露無遺。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詩人在這里實際上是諷刺了唐王朝所謂的國家重臣的庸懦無能,感嘆當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來維護江山社稷。最后兩句作者以歷史的名義提出責問,使詩意更宏大深廣。

  這首詩,詩人反對以屈辱為條件去暫時求得國家安寧的和親政策,無疑是正確,有見地的,體現(xiàn)了崇高的民族尊嚴和愛國思想。當然,至于歷史上和親政策的得失,要具體分析,如漢元帝以宮女王昭君遠嫁南匈奴,對促進民族和睦,邊境安寧,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能一概予以否定。作者多次參加邊庭幕府的征討活動,對國家民族命運非常關切,堅決主張抗擊外族侵擾。

  這首詩運用借古諷今的手法,以漢朝故事來譏斥唐代君王同樣的做法,詩意顯露,態(tài)度鮮明,起到了很好的諷諫作用。語言樸素凝練,通俗易懂,感情激昂痛切,真實動人。由于感情上憤懣激越,所以這首詩的缺點也就在于過度直露,缺少含蓄之美。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