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說明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雞年話雞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1-29 21:59:50

小學語文說明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雞年話雞
2005年是農歷的乙酉年即雞年,掐指一算,生肖動物排行榜里,雞,竟是十二屬相中唯一的鳥類。多數人熟悉的雞乃是家雞,人類畜養(yǎng)的家雞曾達200種之多,現(xiàn)在多已失傳或絕種,目前還有70多個品種,全球人類飼養(yǎng)的雞的總數在100億只以上,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雞。
人類養(yǎng)雞的最早有史記錄是公元前8000年(舊石器時代)的越南,然后,中國、印度、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相繼出現(xiàn)雞的馴養(yǎng)。在我國,長江流域的屈家?guī)X人類遺址(新石器時代)中,曾發(fā)掘有陶雞,說明早在公元前,家雞就已普及于華夏了。家雞的祖先是美麗的野雞——雉類,具體說,是一類叫原雞的雞形目、雉科動物。原雞,包括紅原雞、灰原雞、綠原雞和錫蘭原雞,這些雉類可能都與現(xiàn)代家禽——雞的起源有淵源。翻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分布在我國南方熱帶叢林的、現(xiàn)生的紅原雞,還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呢。
中國歷史上曾把雞抬得很高,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把雞視為世俗的太陽鳥,對雞崇敬有加,稱雞為“德禽”。《爾雅翼》中說,雞有五德:“首戴冠者,文也;足博距者,武也;敵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者,仁也;鳴不失時者,信也。”關于雞的“五德”有詩贊曰:“意在五更初,幽幽潛五德;瞻顧候明時,東方有精色”。
雞叫三遍,太陽出來,雞的司晨報曉,被看成黎明即起的吉兆。雞便成了劃分陰陽兩界、送走黑暗,迎接光明的“陽鳥”、“天雞”,吉祥的化身,雞者,吉也!司晨報曉有天雞,以雞煞鬼,除穢驅邪,也是雞在民俗中的重要角色。在沒有鐘表的時代,雄雞打鳴是人類的主要計時工具之一,特別是在先秦,人們有雞鳴即起的習慣。各國的疆界、隘口也是聞雞開關,這才有孟嘗君計過秦關的趣事。秦昭王曾禮聘齊國貴族孟嘗君為相,后聽讒言欲殺之,孟嘗君聞訊而逃,至函谷關。因時辰尚早,雞鳴才能開關,孟嘗君一行只好等待天亮。在秦王追兵將至之時,一位素無名聲的下士自稱會學雞叫,以騙開城門,孟嘗君大喜,命其一試,果然一鳴驚人,余音裊裊。幾聲之后,遠近村落的公雞紛紛響應,連關吏養(yǎng)的雞也昂首啼叫起來,關吏揉著惺忪睡眼打開關隘之門,孟嘗君一伙便因此趁“雞”而逃。
可能有人會覺得古人把雞描述得太神奇了,可能嗎?不過,還真有過一次親歷:大前年,我去重慶講課,與綠色志愿者協(xié)會的吳登明等路途歇息,見雞群中的雞,難辨公母,老吳隨便說了一句“母雞吧”,話音未落,那小公雞便蹬上母雞后背,顯示出其公雞的雄姿,令在場的每個人大笑不已,更是感嘆不已。
近來,我發(fā)現(xiàn)古代詩文中,雞常成為文人們描述的對象,豐富了文化韻味。從《詩經》中的“風雨瀟瀟,雞鳴膠膠”,到“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犬吠雞鳴幾處,條桑種杏何人”……直至毛澤東的“一唱雄雞天下白”。至于“雞犬不寧”、“雞犬升天”、“雞零狗碎”,皆有其典。
(選自《網絡文摘》有改動 作者:薔薇)
12、本文中介紹了雞在古時有哪些作用?(3分)
13、中國歷史上曾把雞稱為“德禽”,《爾雅翼》中說,雞有五德,請你結合所述五德,用一句話來解釋“德禽”的含義。(3分)
14、古代詩文中,雞常成為文人們描述的對象,請你寫出另外兩句含有“雞”或其他動物名稱的詩句。(4分)
15、班級開展以“雞”為題的成語接龍活動,要求每人說出一句含有“雞”的成語,并用它說一句話。輪到你時,前面的同學把上文中出現(xiàn)的成語都說出來了,那么請你另外再說一個并用它說一句話。(3分)
16、文中敘述“我”的一次親身經歷,你對此有怎樣的看法?(3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