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2-21 20:30:39

親子關系是指父母與孩子相互關系。任何兒童教育的理論與方法,都必須以良好的親子關系為平臺,所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對你孩子進行各種教育的核心內容。而親子關系的建立,受到父母與孩子的雙重影響。
就孩子而言,其安全感多少、性格類型、氣質類型、對父母的信任程度以及對父母的依戀程度等,會對親子關系有一定的影響。但對父母而言,你對孩子的態(tài)度,對親子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具有更為重要的影響。
所以,想判斷一個親子關系是否良好,必須從尊重、真誠、熱情、共情、積極關注、堅持這六個方面著手。作為父母,你不僅是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更重要的是你要在孩子面前,表達、示范出一個真正“人”的內涵,而不是天天在嘴上說“我愛你”。如果不能這樣,你對孩子的各種教育,都會遇到無數的問題。
1
真正的、發(fā)自內心的尊重孩子
尊重,意味著把孩子作為有感情、內心體驗、生活追求,有其獨特性與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對待,并不能因為孩子小,就不這樣做。父母對孩子的尊重,應當體現為對孩子現狀、人格和權益的接納、關注和愛護。由此,才能給孩子一個安全、溫暖的氛圍,使其獲得一種自我價值感,同時也可以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起到開發(fā)潛能的作用。
那如何學會對孩子表達尊重呢?
恰當地對孩子表達尊重,需要理解以下幾點:
1、尊重意味著完整接納
父母應把孩子看作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哪怕是孩子還是一個嬰兒,這是尊重與平等的前提。這也意味著,你不僅要接受孩子的光明面,也要接納孩子的缺點。你的取笑、諷刺、不滿、反感、厭惡、指責和打罵,都將極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尊重意味著信任孩子
信任是尊重的基礎,缺乏信任就很難有尊重。許多時候,我們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有太多的主觀判斷,總是從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什么事情都先往孩子調皮、搗亂的方向想。為什么我們總要帶著“不信任”的眼光去看我們的孩子?要知道,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你只有用信任,才能換來孩子的誠實。
3、尊重應以真誠為基礎
當然,尊重并不意味著一味地遷就孩子,沒有原則,沒有是非。在處理孩子問題上,家長應該對事不對人,不能說“你真笨!”、“你是一個壞孩子!”等話。若能使孩子及早理解父母對事不對人的觀念,是很有必要的。當然,在親子關系已建立良好的情況下,適度地表達對孩子的看法,孩子不僅容易聽進去,還更加促進親子關系的發(fā)展。
4、尊重意味著情緒溫和
無論孩子出現什么問題,父母都應采取“溫和”的情緒態(tài)度。這是兒童教育中,非常核心的一點。對孩子不要嘲笑、動怒,即使孩子的言行舉止有些失禮,也應“溫和”再“溫和”。當一個人,面對有很大情緒的人時,首先采取的是一種防御姿態(tài),這樣就對你說的話,基本會從反方向去猜想。所以,父母積極、樂觀、平和的態(tài)度,應當成為親子關系的基調。
5、尊重意味著保護孩子隱私
對于這一點,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重要。一般情況下,大一點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隱私,父母應予尊重、保護。例如,無論有什么原因和情況,你都不應該隨便查看孩子的日記。對于孩子暫時不愿透露的事情,父母應耐心等待,不可強迫孩子說。否則的話,由于青春期孩子的沖動行為,有可能把孩子逼上絕路。
2
對孩子要真誠
真誠是內心的自然流露,是指父母以“真正的我”出現,不帶假面具,表里一致、真實可信地置身于與孩子的親子關系中。真誠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自由的氛圍,使孩子切實感到自己被接納、信任和愛護。孩子通過模仿,也會真實的袒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宣泄情感,也因此使雙方的溝通更加清晰和準確。真誠應是父母的基本素質。
那如何學會對孩子表達真誠呢?
恰當地對孩子表達真誠,需要理解以下幾點:
1、真誠不等于說實話
真誠與說實話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不能劃等號。有父母以為真誠就是想到什么說什么,否則就不夠真誠。其實這是一種教條的、絕對化的理解。父母表達真誠應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即對孩子負責,有助于孩子成長。因此,那些有害于孩子或有損于親子關系的話,盡管這些很可能是事實,但也不宜說“你的這種行為真令人厭惡!”類似的話。比較好的說法是:“你的這種行為,爸爸媽媽不喜歡”,既表達了父母的感覺,又容易為孩子所接受。
2、真誠不是情緒發(fā)泄
現在的社會,父母的壓力也是很大的,回到家中,不可避免的會帶一些情緒回來。當孩子有“問題”出現的時候,就會引發(fā)情緒的“爆發(fā)”。所以,父母不能對著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緒,否則,你這種發(fā)泄只是強迫孩子分擔,其最終的負面效果是,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產生動搖。
3、真誠應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有兩點要求,一是父母應了解自己,承認并接受自己的不足,不可虛假。當孩子問我們問題的時候,不要不懂裝懂、知錯不改,因為孩子更愿意接受真實的父母。否則一旦被孩子識破,就會失去孩子的信賴;二是對孩子的問題,避免貼標簽和過分概括化、絕對化,孩子更愿意你看到他們的長處。否則的話,會拉大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給溝通增加了困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