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古詩鑒賞:紅樓夢十二曲——引子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03 15:34:41

小學語文古詩鑒賞:紅樓夢十二曲——引子
紅樓夢十二曲——引子
作者:曹雪芹 年代:清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
都只為風月情濃。
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
【注釋】:
這是《紅樓夢》十二支曲的一首序曲,它引出十二支曲子,同時也是這十二支曲的總括和提示。這首序曲交代了《紅樓夢》的起緣。在這里,作者曹雪芹是以警幻仙子的口氣,借風月之情來抒發(fā)他的“愚衷”。誠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了“風月情濃”,表現了寶、黛之間的愛情。但是,這種愛情非“才子佳人”式的庸俗愛情,而是建筑在對封建禮教叛逆的基礎上的純潔的愛情。因此,“悲金悼玉”既不是什么“色空幻境”的描寫,也不是什么“情場懺悔”之作,而是通過青年男女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來表現封建社會末世之“天”這樣一個深刻的主題,派遣作者的“愚衷”,這個“愚衷”就是作者意想補“天”而無法可補的思想矛盾。
【作者小傳】:曹雪芹(?-1763,一作1764)清小說家。名霑,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為滿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寧織造,其祖曹寅尤為康熙帝所信用。雍正初年,在統(tǒng)計階級內部政治斗爭牽連下,雪芹家受到重大打擊,其父免職,產業(yè)被抄,遂隨家遷居北京。他早年經歷了一段封建大官僚地主家庭的繁華生活,后因家道衰落,趨于艱困。晚期居北京西郊,貧病而卒,年未及五十。性情高傲,嗜酒健談。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和卓越的藝術才能。他生活在我國已有資本主義生產萌芽的封建末世,在其后期又有機會接觸到下層人民,因而對當時社會階級斗爭和思想斗爭有較具體的感受,看到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兇殘和內部的分崩離析。曾以十年時間,從事《石頭記》(即《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書中通過一個貴族官僚大家庭的盛衰歷史的描寫,塑造了許多典型人物形象,對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敗,進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并熱情地歌頌了具有異端思想的男女青年,成為我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但其中也反映了作者為封建制度“補天”的幻想和找不到出路的悲觀情緒。據稱先后曾增刪五次,但未成全書而卒;今流行本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認為是高鶚所續(xù)。也能詩,又善畫石,但作品流傳絕少。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