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孩子的心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6 21:10:07

孩子離家出走這類事,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一位戒網癮學校心理學家說,孩子離家出走是從父母束縛中解放出來而進行的一種戰(zhàn)斗。他們要用“反抗”這把“尺子”來度量一下自己的價值和力量,所以,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應指責他們。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學上把這個時期稱為的“第二反抗期”。此時,青少年一方面因為心理變化帶來心理情緒不穩(wěn)定,另一方面又尋求心理上的自我肯定,要求獨立自主,因而常常和父母不一致。在孩子青春期,孩子對父母的嘮叨和指責的說教特別反感。輕則不理睬,一笑了之。重則以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相威脅。沈陽市某中學初一班6名女學生曾發(fā)生離家出走的事。這件事從表面看有不同的誘因,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她們的離家出走與她們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變化有直接關系。
離家出走
孩子離家出怎么辦?具體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成人感的獨立意識增強。
平時喜歡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敢于獨立處理問題,不怕冒險。對父母的意見聽不進去,甚至頂撞,一意孤行,非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在孩子青春期與父母之間的關系隨著孩子逐步走向獨立而不斷發(fā)生變化。青春期初期是過渡期,中學生從以前由一位老師授課轉變到每門課程有一位老師授課。進人青春期以后,他們變得喜怒無常,暴力,情緒急躁,時常會與父母發(fā)生爭吵。
二是注重認識和塑造自已。
如果說前一年齡段只關心周圍的人和事.到了初中生這一年齡段則把注意力和興趣轉向自己,從長相到脾氣、秉性,一直到內心世界都重新進行自我審視,并想方設法塑造自己。還把自己同電影、網絡里的一些人物進行比較。這6名少女離家出走前寫給父母的信中說:“請相信你們的女兒一定出人頭地。我一定混出個人樣來給你們、他們都著看。”這說明,她們要努力塑造自己。她們也有基本的是非觀念,比如她們在信中說:“你們的女兒一定會自尊、自愛自信的,不會往下坡路走的”。
三是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增強。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在許多場合能比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有時會掩飾自己真實的情感,給人以假象,這6名少女為離家出走早就做了準備,但情緒一點也沒有外露。過去,透過孩子們的一張小臉可以看出他們的喜怒哀樂,現在他們卻能掩飾得使人看不出。很多家長說:“父母與孩子沒有共同語言,有隔閡”。其原因是相互間缺少理解,缺少親子溝通。在家長和孩子這對矛盾中,家長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就好像是不慎跌入坑中,而家長站在上面一個勁兒地喊“你很棒”“上來吧”,這樣只會徒增孩子的焦慮和無助。這時,家長應該跳到坑中,理解孩子的困難和痛苦,找到和他的“共同體驗”、“共同語言”,才能找到幫助他的有效辦法,助他走出坑穴。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