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7-22 09:58:16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下冊 語文教案
《古對今》教案
-、文本教學解讀
《古對今》以對韻歌的形式呈現(xiàn),節(jié)奏明快,音韻和諧。課文以廣闊的時空切入,落在四季的輪替,宏觀大氣;又以自然的輪回、萬物的生長鋪陳開來,神奇美麗,呈現(xiàn)了音韻和美的畫面意境。教學本課,要關(guān)注多種形式的朗讀,促進學生對文本生字新詞的識記和理解,幫助學生感知"對子"的節(jié)奏和韻律;借助畫面感強的詞語加強學生想象力,使識字教學變得有趣又有效。
1.識寫生字。
本課作為識字教材,要充分挖掘文本所能提供的多樣化識字途徑,引導多種識字方法自主識字,鼓勵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暑、晨"等字筆畫較多,可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抓住主要部件"日"進行生活化聯(lián)想,達到形意結(jié)合,而不必做過多的字形分析。而其他筆畫少的合體字可采用"加一加""減一減"的辦法識記。此外,字理識字是學生感到新奇的辦法。如"朝"的甲骨文" ",看中間的太陽已經(jīng)升起,再看旁邊的月亮還沒有落下,說明清晨的時候稱為"朝"。
此外,定位聯(lián)想,熟字組詞,在新的語境中鞏固識記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識記新字的方法�?傊�,要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強化實踐運用,在運用實踐中培育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和熱愛。
2.朗讀兒歌。
本課使學生感受到漢語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語言藝術(shù)形式:意蘊相對、音韻相合,在富有節(jié)奏感的語言中讓我們看到了一幅山清水秀、桃紅柳綠的美麗畫面。全文相對的詞語既有雙音節(jié)詞的形式出現(xiàn),如"嚴寒""酷暑""鳥語""花香"等,也有單音節(jié)詞的形式出現(xiàn),如"古""今""雪""霜"。其中新詞較多,如"鶯歌燕舞""微風細雨""鳥語花香"等,有極強的畫面感,讀起來令人浮想聯(lián)翩。
因此,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自由朗讀,鼓勵放聲朗讀,引導學生自主感知文本的和諧音韻和富有節(jié)奏的語言特色。再通過師生互讀、生生互讀等形式,使學生將兒歌讀得瑯瑯上口;同時也要充分運用學生的肢體動作,輔助朗讀,使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意境。
3.積累運用。
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運用補空位的方式,幫助學生熟讀成誦;同時,特別關(guān)注"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等詞,使學生在背誦中想象畫面,在想象中感知詞語的意境。
其次 ,借助"讀拼音填空"的形式,書寫生字,運用生字構(gòu)成語句,表達完整的意思,從而感知生字新詞的大概意思。
二、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讀對韻歌,對照認識"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古、涼"等7個字。
2.通過朗讀,認識"鳥語花香、朝霞、夕陽"等7個詞語,借助圖片或聯(lián)系實際理解"朝霞、夕陽、嚴寒、酷暑"。
3.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背誦對韻歌。
4.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學重點:
識記12個生字, 會寫7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 背誦對韻歌。
教學難點:
理解"朝霞、嚴寒、酷暑"等詞語的意思, 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 構(gòu)建學習情境,自主識記新詞
1.游戲?qū)�,引�?quot;對子"。
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來玩一個"詞語對對碰"的游戲。老師說一個詞,你們也要說一個詞,而且字數(shù)一樣、意思要相對。
要點:按照由簡到繁的順序出示詞語。如: 大對(小)、來對(去或往)、白天對(夜晚或晚上)、水對(火或山)、日對(月)。
2.圖文結(jié)合,學習"對子"。
�。�1)出示柳綠花紅水墨畫,配上音樂。
看,我們走進了美麗的春天。春天里有和風,也有(細雨);有鳥語,還有(花香);有黃鶯歌唱,更有(燕子舞蹈)。春天里沒有嚴寒,也沒有(酷暑);這樣對對子,真有意思。不知不覺我們就描繪了一幅美妙的畫面。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