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蘇軾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整理 2019-08-12 20:30:07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蘇軾傳
紹圣初,御史論軾掌內外制日,所作詞命,以為譏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尋降一官,未至,貶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無所蒂芥,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又貶瓊州別駕,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藥餌皆無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猶謂不可,軾遂買地筑室,儋人運甓畚土以助之。獨與幼子過處,著書以為樂,時時從其父老游,若將終身;兆诹ⅲ屏,改舒州團練副使,徙永州。更三大赦,遂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軾自元佑以來,未嘗以歲課乞遷,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自為舉子至出入侍從必以愛君為本忠規(guī)讜論挺挺大節(jié)群臣無出其右但為小人忌惡擠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高宗即位,贈資政殿學士,以其孫符為禮部尚書。又以其文置左右,讀之終日忘倦,謂為文章之宗,親制集贊,賜其曾孫嶠。遂崇贈太師,謚文忠。論曰:蘇軾自為童子時,士有傳石介《慶歷圣德詩》至蜀中者,軾歷舉詩中所言韓、富、杜、范諸賢以問其師。師怪而語之,則曰:“正欲識是諸人耳。”蓋已有頡頏①當世賢哲之意。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師,一日而聲名赫然,動于四方。既而登上第,擢詞科,入掌書命,出典方州。仁宗初讀軾、轍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食,稱為天下奇才。二君皆有以知軾,而軾卒不得大用。一歐陽修先識之,其名遂與之齊,豈非軾之所長不可掩抑者,天下之至公也,相不相有命焉。嗚呼!軾不得相,又豈非幸歟?或謂:“軾稍自韜戢②,雖不獲柄用,亦當免禍。”雖然,假令軾以是而易其所為,尚得為軾哉!
。ü(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
【注】
①頡頏( xié háng):原指鳥上下翻飛,泛指不相上下,互相抗衡,引申為不相上下。
②韜戢(tāojí):收藏;斂藏。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自 舉子/至出入/侍從必以愛君為本/忠規(guī)讜論/挺挺大節(jié)群臣/無出其右/但為小人/忌惡擠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B. 自為舉子至出入侍從/必以愛君/為本忠規(guī)讜論/挺挺大節(jié)/群臣無出其右/但為小人忌惡擠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C. 自為舉子/至出入/侍從必以愛君/為本忠規(guī)讜論/挺挺大節(jié)群臣/無出其右/但為小人/忌惡擠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D. 自為舉子至出入侍從/必以愛君為本/忠規(guī)讜論/挺挺大節(jié)/群臣無出其右/但為小人忌惡擠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御史”是古代官名,商周時為史官,自秦開始,為監(jiān)察性質的官職,一直延續(xù)到清朝。
B. “太師”自西周始置,為輔弼國君之臣,后來大多是重臣的加銜,既示恩寵,又予實權。
C. “文忠”是古代官方封給大臣的,被認為是僅次于“文正”的謚號,歐陽修也獲此謚號。
D. “詞科”為科舉名目之一,主要選拔學問淵博、文辭清麗、能草擬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蘇軾淡泊名利,心系百姓。他被貶后,在儋耳三年期間,能淡然處之毫不計較,并且熱心對待百姓,和他們交往非常密切,也得到了他們的愛戴。
B. 蘇軾才氣不凡,文采過人。神宗、高宗都非常喜歡他的文章,神宗讀起來常常忘了吃飯,高宗常把他的文章放在身邊,讀起來經常就忘了疲倦。
C. 蘇軾少有大志,追求不俗。童子時讀了《慶歷圣德詩》后,就拿詩中所說的韓琦、范仲淹等賢人去問老師,這時他就有和當代賢人相并列的想法。
D. 蘇軾才高難酬,仕途坎坷。神宗、高宗兩位皇帝都能夠了解他的品行,喜歡、欣賞他的才能,可是蘇軾卻多次被貶黜,終究沒能被重用為宰相。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獨與幼子過處,著書以為樂,時時從其父老游,若將終身。
(2)雖然,假令軾以是而易其所為,尚得為軾哉?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