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重點知識歸類(2)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8-14 15:57:30

2、"陶校長"是陶行知,他被稱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3、他要求學生每天從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 。①健康是生命之本;②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③工作能培養(yǎng)我們的責任心,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④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體現(xiàn)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4、陶行知的名言。①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的奉獻)②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師的工作)
5、"健康第一"意思是:健康是最重要的,放在首位。
"科學的健康堡壘"指的是:鍛煉身體,增強了體質。
"公德"指公共道德。"私德"指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 "真人"指真誠,不虛偽的人。
3古詩兩首
1、《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詩歌記述了詩人前往山中尋訪隱者而沒有遇到這件事。通過與童子的問答,體現(xiàn)了隱者高潔性格以及詩人對他的仰慕之情。
2、《所見》是清朝詩人袁枚的作品,詩人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古詩動靜結合,活潑有趣,牧童先是歌聲振林樾,忽然"閉口立",是因為他 "意欲捕鳴蟬"。我們還從詩中"捕鳴蟬"一詞中可見當時是夏季。
3、解釋:不知處:不知道在何處。 振:震蕩。 林樾:林中成陰的地方。樾:樹陰。意欲:心想。
練習一
1、"詩中有畫"的古詩:《題秋江獨釣圖》(王士禛)
2、《題秋江獨釣圖》是清代詩人王士禛的一首題畫詩。全詩通過九個"一"寫出了秋江邊漁人獨釣的逍遙。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詩人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又難免孤獨寂寞的心情。
3、寫孤獨的釣翁的詩句還有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帶有"風"字的古詩。①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②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③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④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編輯推薦:小升初語文文學常識常考考點匯總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