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泗州先春亭記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8-16 12:25:28

小學(xué)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泗州先春亭記
泗州先春亭記
歐陽修
景祐二年秋,清河張侯①以殿中丞來守泗土。既至,問民之所素病,而治其尤暴者。曰:“暴莫大于淮”。越明年春,作城之外堤,因其舊而廣之。度為萬有九千二百尺,用人之力八萬五千。泗之民曰:“此吾利也,而大役焉。然人出于州兵而石出于南山作大役而己不知是為政者之私我也不出一力而享大利不可。”相與出米一千三百石以食役。堤成,高三十五尺,土實石堅,捍暴備災(zāi),可久而不壞。
既,曰:“泗,四達之州也,賓客之至者有禮。”于是,因前蔣侯堂之亭新之,為勞餞之所,曰“思邵亭”。且推其美于前人,而志后人之思也。又曰:“泗,天下之水會也,歲漕必廩于此。”于是治常豐倉西門二夾室,一以視出納,曰某亭;一以為舟者之寓舍,曰“通漕亭”。然后曰:“吾亦有所休乎!”乃筑州署之東城上,為先春亭,以臨淮水,而望西山。
是歲秋,予貶彝陵,過泗上,于是知張侯之善政也。昔周單子聘楚而過陳,見其道穢而川澤不陂梁②,梁客至不授館,羈旅無所寓,遂知其必亡。蓋城郭、道路、賓客寄寓,皆三代為政之法,而《周官》尤謹著之,以為御備。今張侯之作守也,先民之備災(zāi),而及于賓客入來,然后私自休焉。故曰知為政也。
先時,歲大水,州幾溺。前司員外郎張夏守是州,筑堤以御之。今所謂因其舊者是也,是役也,堤為大。予記其大者詳焉。
【注】
、俸睿号f時對地方行政長官的尊稱。
②陂梁:防水的小堤、小橋。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然人出于州 / 兵而石出于南山 / 作大役而己不知是 / 為政者之私我也 / 不出一力而享大利 / 不可
B.然人出于州 / 兵而石出于南山 / 作大役而己不知 / 是為政者之私我也 / 不出一力而享大利 / 不可
C.然人出于州兵 / 而石出于南山 / 作大役而己不知 / 是為政者之私我也 / 不出一力而享大利 / 不可
D.然人出于州兵 / 而石出于南山 / 作大役而己不知是 / 為政者之私我也 / 不出一力而享大利 / 不可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景祐二年,是用年號紀年。年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是中國古代常用的紀年法。
B.賓客,即門客。古代貴族為了鞏固其地位專門招收的人才,又稱門下客、食客。
C.三代,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合稱。三代之治被儒家當作理想社會模式的典范。
D.員外郎,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原先指設(shè)于正額以外的郎官,為各司之次官。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侯是清河人,他以殿中丞身份來泗州做太守。他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上,把治理淮河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wù)。
B.張侯在調(diào)查的基礎(chǔ)上,利用已有的堤防加固拓展。工程浩大,耗費眾多,但質(zhì)量優(yōu)良,可以長期發(fā)揮效用。
C.先春亭是泗州官署,位于泗州東城,是州官辦公休憩之所。鄰水望山,風(fēng)景秀麗,透露出張侯的胸襟不俗。
D.泗州曾遭遇洪水災(zāi)害,差點兒全城淹沒。張夏主管該州時,筑堤防護,未雨綢繆,實在是三代以來的善政。
13.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1分)
⑴既至,問民之所素病,而治其尤暴者。曰:“暴莫大于淮”。(4分)
⑵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xué)》)(4分)
⑶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答司馬諫議書》)(3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xué)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xué)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數(shù)學(xué)天天練
- 小學(xué)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奧數(shù)練習(xí)題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xué)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xué)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