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劉三吾傳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9-10 20:42:23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劉三吾傳
劉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孫,以字行。兄耕孫、燾孫皆仕元。耕孫,寧國路推官,死長槍賊難。燾孫,常寧州學正,死僚寇。三吾避兵廣西,行省承制授靜江路儒學副提舉。明兵下廣西,乃歸茶陵。洪武十八年,以茹瑋薦召至,年七十三矣,奏對稱旨,授左贊善,累遷翰林學士。時天下初平,典章闕略,帝銳意制作,宿儒凋謝,得三吾晚,悅之。一切禮制及三場取士法多所刊定。三吾博學,善屬文。帝制《大誥》及《洪范注》成,皆命為序。敕修《省躬錄》《書傳會選》《寰宇通志》《禮制集要》諸書,皆總其事,賜賚甚厚。帝嘗曰:“朕觀奎壁間嘗有黑氣,今消矣,文運其興乎。卿等宜有所述作,以稱朕意。”帝制詩時令屬和嘗賜朝鮮玳瑁筆朝參命列侍衛(wèi)前燕享賜坐殿中與汪睿、朱善稱“三老”。既而三吾年日益老,才力日益減,往往忤意,禮遇亦漸輕。二十三年,授晉世子經(jīng),吏部侍郎候庸劾其怠職。降國子博士,尋還職。三吾為人慷慨,不設城府,自號“坦坦翁”。至臨大節(jié),屹乎不可奪。懿文太子薨,帝御東閣門,召對群臣,慟哭、三吾進曰:“皇孫世嫡承統(tǒng),禮也。”太孫之立由此。戶部尚書趙勉者,三吾婿也,坐贓死。三吾引退。許之。未幾,復為學士。三十年偕紀善白信蹈等主考會試。榜發(fā),泰和宋琮第一,北士無預者。于是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鄉(xiāng)。帝怒,命侍講張信等覆閱,不稱旨;蜓孕诺裙室月沓,三吾等實屬之。帝益怒,信蹈等論死,三吾以老戍邊。帝親賜策問,更擢六十一人,皆北士。時謂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建文初,三吾召還,久之,卒。
。ü(jié)選自《明史卷三》)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帝制詩時/令屬和/嘗賜以朝鮮玳瑁筆/朝參命/列侍衛(wèi)前/燕享/賜坐殿中/
B.帝制詩時/令屬和/嘗賜以朝鮮玳瑁筆/朝參/命列侍衛(wèi)/前燕享賜/坐殿中/
C.帝制詩/時令屬和/嘗賜以朝鮮玳瑁筆/朝參/命列侍衛(wèi)前/燕享/賜坐殿中/
D.帝制詩/時令屬和/嘗賜以朝鮮玳瑁筆/朝參命/列侍衛(wèi)前/燕享賜/坐殿中/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隨,不正確的一項足 (3分)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某人因自己的“字”流行很廣,就以“字”改為自己的名。
B.三場,明代科考須經(jīng)三場,初場試經(jīng)義二道,四書義一道;二場論一道;三場策一道。
c.奎壁,兩星宿名的并稱,舊謂二宿主文運,古人常以二宿區(qū)域內的現(xiàn)象判斷文運興衰。
D.策問,科舉考試以經(jīng)義或政事設問來試士的一種考試形式,有時皇帝會親自主持。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足 (3分)
A.劉三吾歷經(jīng)動蕩,大器晚成。與其兩兄皆在元代做官,兩兄均死于賊寇,明初經(jīng)茹瑋的推薦,被征召到京城為官,此時已七十三歲。
B.劉三吾博學善文,深得賞識。很多禮制和法令都由他來修訂,皇帝所制曾由他來作序,一些重要著作的修撰也由他總管,獲得的賞賜很優(yōu)厚。
c.劉三吾胸無城府,堅守大節(jié)。面臨大節(jié),他立場堅定,志向不改。曾進言說服皇帝立太孫承統(tǒng),因女婿獲罪而引咎辭職。
D.劉三吾公正守職,不畏皇命。他依才取士,不分地域,遭到皇帝的責難,但他仍堅持自己的做法,結果被人陷害,遣放守邊。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10分)
(1)時天下初平,典章闕略,帝銳意制作,宿儒凋謝,得三吾晚,悅之。
(2)于是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鄉(xiāng)。帝怒,命侍講張信等覆閱,不稱旨。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