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趣味樂園 > 詩歌鑒賞 > 正文

小學語文詩歌鑒賞:《江上漁者》

來源:網(wǎng)絡來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編輯 2021-11-16 16:05:04

智能內(nèi)容

  奧數(shù)網(wǎng)整理了關(guān)于小學語文詩歌鑒賞:《江上漁者》,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江上漁者

  江上往 來 人,

  但 愛 鱸 魚 美。

  君  看 一 葉舟,

  出沒風 波 里。

  詩意

  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只喜愛鱸魚的美味。你看那漁人駕著像樹葉一樣的小舟,在大風大浪里時出時沒。

  注釋

  1. 但愛:只愛。

  2. 鱸魚:一種近海的魚,春天會到江中產(chǎn)卵,味道十分鮮美。

  3. 美:美味。

  4. 君:你。

  5. 一葉舟:如樹葉般的小船。

  6. 出沒:一會兒出現(xiàn),一會兒隱沒。

  賞析

  首句說江岸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熱鬧。自然引出第二句。原來人們往來江上的目的是“但愛鱸魚美”。但愛,即只愛。鱸魚體扁狹,頭大鱗細,味道鮮美。人們擁到江上,是為了先得為快。但是卻無人知道鱸魚捕捉不易,無人體察過捕魚者的艱辛。世人只愛鱸魚的鮮美,卻不憐惜打魚人的辛苦,這是世道之不公平。

  于是作者在三四句,構(gòu)擬了一幅生動的圖畫來反映江上漁民的辛勞。一葉扁舟,出沒在風波里,真是“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而漁民們要冒這樣的風險的原因,詩人卻沒有明說,便戛然而止,而讀者已經(jīng)能夠體會到作者的弦外之音了。這就是:漁民們完全是為生活所迫,鱸魚之美是靠漁民之苦換來的,這種言盡意不盡的手法,使詩歌含蓄雋永,耐人回味。

  詩中飽含了詩人對那些駕著一葉扁舟出沒于滔滔風浪中的漁民的關(guān)切與同情之心,也表達了詩人對“只愛鱸魚美”的江上人規(guī)勸之意。在江上和舟中兩種環(huán)境、“來往”和“出沒”兩種動態(tài)、吃魚人和捕魚人兩種生活的強烈對比中,顯示出了詩人的意旨所在。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約作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當時范仲淹四十六歲,主政蘇州,為治水患,正在蘇常一帶察看水情。目睹江中一葉扁舟,在風急浪高的水面忽浮忽沉,感慨賦詩。

  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死后謚號文正,史稱范文正公。為北宋名臣,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陜西省彬縣)。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點擊查看更多:詩歌鑒賞

  奧數(shù)網(wǎng)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