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小學試題庫 > 學科試題 > 小學語文 > 正文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知識點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22-04-28 15:53:19

智能內(nèi)容

  第七單元知識點梳理

  課文21古詩三首

  一、多音字組詞。

  相xiānɡ相互xiànɡ長相

  將jiànɡ將士jiānɡ將來

  二、近義詞。

  簡單—簡潔 將來—未來 觀賞—觀看

  三、反義詞。

  簡單—復(fù)雜 快速—緩慢 安全—危險

  四、古詩賞析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br />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芙蓉樓:原名西北樓,故址在今江蘇鎮(zhèn)江北,下臨長江。

  2、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秋冬時節(jié)的冷雨。

  4、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5、吳:古代國名,這里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zhèn)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6、平明:天亮的時候。

  7、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8、楚山:楚地的山。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帶,因為古代吳、楚先后統(tǒng)治過這里,所以吳、楚可以通稱。

  9、孤:獨自,孤單一人。

  10、洛陽:現(xiàn)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11、冰心,比喻純潔的心。

  12、玉壺,道教概念妙真道教義,專指自然無為虛無之心。

  譯文: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現(xiàn)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后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yīng),令人自然聯(lián)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1、塞下曲: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塞下曲》是由唐代詩人盧綸以漢樂府舊題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體詩。

  2、月黑:沒有月光。

  3、單于:匈奴的首領(lǐng)。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統(tǒng)帥。

  4、遁:逃走。

  5、將:率領(lǐng)。

  6、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

  7、逐:追趕。

  8、滿:沾滿。

  譯文:死寂之夜,烏云遮月,天邊大雁驚飛,單于的軍隊想要趁著夜色悄悄潛逃。正想要帶領(lǐng)輕騎兵一路追趕,大雪紛紛揚揚落滿了身上的弓刀。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1、墨梅:用墨筆勾勒出來的梅花。

  2、洗硯池:傳說會稽蕺山下有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洗硯池,池塘的水都染黑了。王冕稱他家有家有洗硯池,意思是自己也像王羲之那樣勤奮。

  3、池頭:池邊。頭:邊上。

  4、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四種,如,清墨、淡墨、濃墨、焦墨。這里是說那朵朵盛開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跡點化成的。

  5、痕:痕跡。

  6、清氣:梅花的清香之氣。

  7、滿乾坤:彌漫在天地間。滿:彌漫。乾坤:天地間

  譯文:這畫仿佛是從我的洗硯池邊生長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筆后淡墨留下的痕跡而沒有鮮艷的顏色,因為它并不需要別人去夸許它的顏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氣充滿在天地之間。

  課文22文言文二則

  一、多音字組詞。

  盛:shènɡ盛開chénɡ盛飯

  磨:mó磨煉mò磨坊

  二、近義詞。

  貧窮—貧困 重逢—重遇 恭敬—尊敬

  三、反義詞。

  貧窮—富有 恭敬—鄙視 心不在焉—全神貫注

  四、古文賞析

  囊螢夜讀

  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1)囊螢夜讀:選自《晉書·車胤傳》。囊螢:用袋子裝螢火蟲.囊: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袋子裝”。

 �。�2)恭:謹慎的意思。

 �。�3)練囊:用白色絹子做袋。練:白絹,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白絹做”。

 �。�4)以夜繼日:用夜晚接著白天(學習)。

  譯文:晉朝人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知識廣博,學問精通。(車胤)家境貧寒,不能經(jīng)常得到香油(點燈,以便在燈下讀書)。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個螢火蟲照著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著。

  鐵杵成針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1)世傳:世世代代相傳。

  (2)成:完成。

  (3)去:離開。

 �。�4)逢:碰上。

 �。�5)媼:婦女的統(tǒng)稱。

 �。�6)方:正在。

 �。�7)鐵杵:用來舂米或搗衣的鐵棒。

 �。�8)欲:想要。

 �。�9)感:被……感動。

 �。�10)之:代詞,指代老婦人在做的事。

 �。�11)還卒業(yè):回去完成了學業(yè)。

  譯文:磨針溪是在眉州的象耳山腳下。世世代代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yè),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于是問她在干什么,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動,就回去完成學業(yè)。

  五、主題概括

  《囊螢夜讀》講述了車胤因家貧買不起燈油,晚上捉螢火蟲來照明堅持讀書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樣的艱苦條件下,人都可以克服困難,堅持學習。

  《鐵杵成針》講述了李白小時候貪玩不愛學習,受到老婆婆鐵杵磨成針的精神鼓舞,繼續(xù)學習,最終成就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什么事情,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成功。

  課文23“諾曼底號”遇難記

  一、多音字

  脈:mài脈搏mò脈脈

  二、近義詞

  彌漫—籠罩 估計—估算 混亂—凌亂 勢不可當—勢如破竹

  維持—庇護 嘈雜—喧鬧 悲壯—壯烈 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震蕩—震動 違抗—抗拒 屹立—聳立 調(diào)遣—派遣 凝視—注視

  三、反義詞

  隱約—清晰 混亂—有序 嘈雜—清靜 失魂落魄—悠然自得

  違抗—遵守 鎮(zhèn)定—慌張 須臾—良久 紋絲不動—聞風而動

  黑暗—光明 小心翼翼—粗心大意 井然有序—顛三倒四

  驚慌失措—若無其事

  四、詞語解釋

  彌漫:形容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

  小心翼翼:形容舉動十分謹慎,一點兒不敢疏忽。

  湍急:水勢急。

  勢不可當:形容來勢十分迅猛,不能抵擋。

  猝然而至:形容事情突然、出乎意料地來到。

  驀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不亂,次序分明。

  巍然屹立:比喻像高山一樣聳立,不可動搖。

  鎮(zhèn)定自若:遇到緊急情況而不慌亂的樣子。

  須臾:極短的時間。

  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人或事放在一起,不加區(qū)分地談?wù)摶蛲葘Υ?br />
  照例:照樣;遵照常例。

  海里:計算海洋上距離的長度單位。

  震蕩:處于動蕩狀態(tài)。本文指兩船撞擊后的搖晃。

  不可開交:形容沒法解開或擺脫。

  失魂落魄:失落了魂魄。形容人非常驚慌或憂慮而心神不寧、舉止失常的狀態(tài)。

  嘈雜:(聲音)雜亂;喧鬧。

  舍己救人:不惜犧牲自己去救別人。

  主宰:支配;統(tǒng)治;掌握。

  驚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態(tài)。由于驚慌,一下子不知怎么辦才好。

  紋絲不動:一點兒也不動。形容沒有絲毫改變。

  五、句子解析

  1、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

  環(huán)境描寫,海上的夜晚煙霧彌漫,能見度低,這是災(zāi)難發(fā)生的可觀原因。

  2、“諾曼底號”是一艘大輪船,在英倫海峽也許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郵船之一。它裝貨容量六百噸,船體長二百二十英尺,寬二十五英尺。海員們都說它很“年輕”,因為它才七歲,是1863年造的。

  介紹了“諾曼底號”的地位、規(guī)模、建造年份。“才七歲”說明“諾曼底號”使用時間不長。

  3、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它好似一個幽靈,又仿佛一座山峰。

  比喻,把黑點比作幽靈、山峰,突出了黑點的危險性。

  4、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

  陰慘慘的霧氣渲染了當時悲壯的氣氛。作者把哈爾威船長比作黑色的雕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哈爾威船長高大偉岸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哈爾威船長舍己為人、忠于職守的高尚品質(zhì)的贊美。

  六、課文主題

  本文記敘了“諾曼底號”輪船在海上夜航時與“瑪麗號”輪船相撞,“諾曼底號”船長哈爾威沉著指揮,使所有乘客和船員得救,自己卻以身殉職的故事,贊揚了哈爾威船長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zhì)。

  課文24黃繼光

  一、多音字

  鮮:xiān(鮮花)xiǎn(朝鮮)

  彈:tán(彈跳)dàn(子彈)

  二、近義詞

  激烈—熱烈 持續(xù)—連續(xù) 占領(lǐng)—霸占 兇猛—兇狠 注視—凝望

  堅定—堅強 頑強—固執(zhí) 憤怒—生氣 光榮—榮幸 消滅—祛除

  三、反義詞

  激烈—平靜 持續(xù)—中斷 堅定—猶豫 兇猛—溫順 光榮—可恥

  四、詞語解釋

  占領(lǐng):用武力取得(陣地或領(lǐng)土等)。

  摧毀:用強大的力量進行破壞。

  注視:注意地看;專注地看。

  匍匐:爬行。

  驚天動地:形容聲勢極大。

  高地:地勢高的地方,軍事上特指地勢較高能夠俯視、控制四周的地方。

  屢次:一次又一次。

  突擊:集中兵力、火力猛烈而迅速地攻擊。

  黎明: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

  頑強:堅強;不怕困難,堅持不懈。

  探照燈:一種用于遠距離搜索和照明的裝置。在軍事上主要用于搜索及照射空中、地面和水上目標。

  火舌:比較高的火苗。

  五、句子解析

  1、火力點里的敵人把機槍對準黃繼光,子彈像冰雹一樣射過來。

  比喻,作者把敵人的子彈比作冰雹,寫出了敵人炮火的猛烈。

  2、啊!黃繼光突然站起來了!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

  作者連用了三個感嘆號。第一個感嘆號是對黃繼光站起來了表示驚訝和贊嘆。后面兩個感嘆號強調(diào)突出了黃繼光能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在敵人的炮火中站起來,是多么的了不起,贊嘆了黃繼光的頑強意志和愛國精神。

  3、戰(zhàn)士們像海濤一樣向上沖,占領(lǐng)了597.9高地,消滅了陣地上的全部敵人。

  比喻,把戰(zhàn)士們比作海濤,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戰(zhàn)士們向上沖的氣勢。

  六、課文主題

  本文寫的是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戰(zhàn)士黃繼光為了讓部隊完成作戰(zhàn)任務(wù)而用自己的身軀堵住火力點的故事,贊揚了黃繼光英勇無畏、舍生忘死的英雄氣概。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語文知識點及練習

  奧數(shù)網(wǎng)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