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評語“五忌”
來源: 2008-03-03 09:36:08

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除了切忌“只打分數(shù)不留言”外,要做到“五忌”。
一忌:評語形態(tài)的失效
思想總是需要一定的形式來表達的。形式和內容應該是一致的,有什么樣的內容,就會有什么樣的形式和它相適應。語言是人們之間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運用于各個領域,形成了不同特色的言語形態(tài)。評語就是運用于師生之間,討論作文寫作活動過程中有關情況的一種語言形態(tài)。它本來是師生之間探討寫作規(guī)律,研究如何寫好作文的有效的交流溝通手段,但是,不幸的是,評語經(jīng)常處于失語狀態(tài),既不能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也不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往往缺乏與之對話的平等的、平和的言語狀態(tài),形成了自言自語的言語格局。這種失效的言語也有各種不同的表現(xiàn)。由于存在上述各種關于評語的性質和功能的錯誤理解,表現(xiàn)在話語形態(tài)上也常常讓學生失望。像那些模糊籠統(tǒng)的語言,概括性倒是很強,卻不容易讓學生把握實質;挖苦嘲諷的語言,固然可以逞一時的快意,卻招致學生在寫作上不思努力,引起反感;教師寫下來的語言對具體的寫作個體而言沒有對象感,放到任何一個人的作文當中都適用,如“中心突出”、“層次分明”、“語言流暢”、“結構嚴謹”之類,是經(jīng)常寫在學生作文本上的話,只是概括性比較強的話語,對學生沒有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指導;武斷言語,教師的評語書寫倒是便利,教師可以非常輕松地寫下:“離題萬里”、“你太粗心了”、“中心不突出”、“基本功太差”、“一竅不通”、“一塌糊涂”等等,這只是一種判斷語,并沒有幫助學生分析原因,更沒有給學生指出努力的方向,因而注定是要失效的;應付性言語,諸如“閱”、“好”、“較好”、“認真”等,除了可以加快作文的批改速度外,并沒有多大用途,這樣的評語寫與不寫幾乎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差別。
二忌:只挑刺不種花
學生作文,困難和問題肯定不少,和那些名人名家的作品自然相差甚遠,即使和教師的文章相比,可能也存在相當?shù)牟罹唷栴}是很多教師似乎很少考慮這種實際情況,一味用成人的標;隹來要求學生,把作文考試的要求作為日常教學的指針,對學生的習作充滿了不滿,找出了學生的一大堆不是,進行批評的時候,又不能做到語言表達上的委婉含蓄,通常都是直言無忌。帶“不”字的句子或者否定意思的表達充斥評語之中:“字跡潦草”、“細節(jié)描寫不生動”、“沒有按要求寫”、“層次不分明”、“論證沒有力度”……這些帶剌的語言是打擊學生自信心的最具殺傷力的武器,過多的否定性評語,會讓學生看不見作文前進道路上的曙光。那些曾經(jīng)有過的作文的一絲興趣,也會因此消失殆盡。有些寫得不好的習作甚至經(jīng)常在作文評講課上充當反面教材,和它的作者一起受到大家的奚落和嘲笑。這是相當一部分學生討厭作文的根本原因。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持續(xù)的努力總是得不到回報時,他必然會選擇放棄。學生不喜歡作文,與他沒有體驗過成功的喜悅,沒有或者很少得到教師的稱贊和表揚有關。
三忌:只重評價不重引導
語言評語的根本目的就是通過“評”起“導”的作用,都是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服務的。問題是教師在寫評語的時候,不自覺地完全站到評判者的立場上,對學生的習作評頭論足。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旁觀者、評論者,只注意到了教師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評價的結果盡管也給學生指出了優(yōu)點和缺點,但是怎樣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還是沒有體現(xiàn)出實實在在的指導作用。
四忌:只評文不評人
教師寫評語的時候,經(jīng)常只看學生的作文,看完以后,發(fā)表一通意見。只評文不評人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只對學生習作活動的結果即寫出來的文章的好壞做出評價,通常的做法是指出文章的優(yōu)缺點,卻沒有涉及作文的主體,尤其是對影響作文的因素以及作文主體在作文過程中的活動沒有做出合理的分析。這樣做的結果,只是對一個靜態(tài)的文本所做的分析,不能深入到作文主體的內部,教會他如何觀察事物、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不可能教會他如何體會情感。有時候,看起來教師也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但總是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教師似乎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批改作文不分或者很少考慮區(qū)分不同對象,寫的評語大都差不多,并且?guī)缀醵际恰罢n程標準”用語或者中考“作文評分標準”用語的翻版,諸如“中心突出”、“層次分明”、或者“中心不突出”、“層次不分明”之類的話,顯得大而無當,讓學生摸不著頭腦。
五忌:話語角色的誤認
在言語活動中,人總是扮演一定的角色。評語中對教師角色的要求有雙向性:一方面,教師作為學生習作活動的品讀者、欣賞者以及學生習作活動的指導者和促進者,應該具有更大的權威性;另一方面,教師又是學生的對話者,要求和學生平等地分享話語權利,這樣的交際才能持續(xù)有效地進行下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不能平等地對待學生,不能蹲下來看學生,不能真正地了解學生的想法,而是拿自己一廂情愿的觀點來試圖說服學生,其結果總是說而不服。
總之,語文教師要充分運用好寫評語這條師生溝通的有效途徑,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和督促,選擇恰當?shù)难哉Z形態(tài)表達意圖,使之為學生所理解,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