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小學新聞 > 教育資訊 > 正文

說說你的小學第一課都學啥?

來源:網(wǎng)絡收集 文章作者:學而思整理 2009-09-01 10:32:03

智能內(nèi)容

  新學期正式開始了,看著孩子們一個個走進校園,不禁想起自己剛上小學那稚嫩的模樣,模模糊糊的記得第一節(jié)課的a、o、e。我在網(wǎng)上扒了扒清末到現(xiàn)在的小學課本,發(fā)現(xiàn)小小課本,大有文章:在課本的時代變遷中,也折射出教育目的及價值觀的巨大變化,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等諸多層面正在一步步走向解放。

  論壇活動:來曬一曬你的小學第一課都學的啥?

  清朝光緒年間:天地日月

  《最新初等小學用國文教科書》第一冊第一課學八個大字“天地日月、山水土木”,第二課則是“父母子女、井戶田宅”。

最新初等小學用國文教科書

  民國時期:人

  《初等小學校新國文》第一課要學習的是一個“人”字,課文還配有插圖,畫的是一家老少7口人。另外,那時的理科課本講的不是現(xiàn)在所謂的“理科”課程,而是自然知識,入門第一課的內(nèi)容是“春之庭院”。

初等小學校新國文

  抗日戰(zhàn)爭:如何應對日寇

  特殊時期的小學課本反應了特殊的含義。那時課本內(nèi)容基本上由一個個抗日故事構成,間或有指導少年兒童如何應對日寇的具體方法。據(jù)抗日期間的老者回憶,他的家鄉(xiāng)地處敵后,日偽曾強迫當?shù)氐暮⒆訉W習奴化課本,但是當時的孩子都目睹過日寇的暴行,背地里都使用由晉察冀邊區(qū)印制的課本。

晉察冀邊區(qū)使用的《初小國語課本》

  50年代:毛主席像太陽

  建國后第一套小學教材中的第一篇課文內(nèi)容:“毛主席,像太陽,他比太陽更光亮。小兄弟,小姐妹,大家一齊來歌唱:太陽太陽永遠光亮,我們跟你永遠向上。”

  那時的小學語文課文很簡單,常常開篇就是毛主席祝詞,由于當時處于新舊兩時代交接時期,教材形式上還有著舊的特色。比如課本自左向右翻閱,采用舊時的豎行排版方式,印刷為繁體字。

  50年代后期的課本文章不多,許多課文分成幾課講述,選材多從政治角度考慮。如在大躍進期間,人教版小學課本一年級第一課是這樣的:“爺爺六歲去放羊,爸爸六歲去逃荒。今年我也六歲了,公社送我上學堂。”

建國初的國語課本

  60年代:滿紙階級斗爭

  “毛主席教導我們:在現(xiàn)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學藝術都是屬于一定階級,屬于一定政治路線的。”這是60年代中期編寫的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課本第一課的課文開頭。

  那時的教科書每一頁都在講階級斗爭,一道數(shù)學練習題的標題是“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題目先要上一段政治課,然后用一段很大的背景材料:“在萬惡的舊社會,土地大多數(shù)被地主、富農(nóng)霸占著,廣大的貧苦農(nóng)民沒有土地……”足足一頁的政治課內(nèi)容過去了,才切入到正式的數(shù)學問題:家里有多少地,每年收多少糧食,要給地主交多少租,借了多少高利貸,過了多久就翻了多少倍……

60年代課本

  70年代:課本變工具書

  文革時期教育制度比較混亂,全國不是統(tǒng)一的小學教材,因此小學各年級語文第一課也不相同。但大體上都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萬歲!》,《翻身不忘共產(chǎn)黨幸福全靠毛主席》,《毛主席萬歲》,《東方紅》,《我愛北京天安門》之類的。

  到了文革后期,國家不設統(tǒng)一的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也不使用統(tǒng)一的教材,組織了“革命委員會”的省、市,自定課程,自編教材,課本內(nèi)容越來越“革命性”,片面地強調(diào)聯(lián)系實際。

  如上海、遼寧等地取消了物理、化學、生物課程,改成了“工業(yè)生產(chǎn)知識”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知識”等;物理教材簡化為“三機一泵(拖拉機、柴油機、電動機、水泵)”,生物教材簡化為“三大作物”(稻、麥、棉)等。

70年代課本

  80年代:課本春天來了

  “冰雪融化,種子發(fā)芽,果樹開花,我們來到小河邊,來到田野里,來到山崗上。我們找到了春天。”對于每一個改革開放以后出生的孩子來說,小學語文第一課《春天》的這些內(nèi)容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那時,數(shù)學教材終于回歸科學本身,但語文課本還保有一些過去年代的明顯特征,多數(shù)還是跟紅色年代相關,如《黃繼光》、《董存瑞》、《邱少云》、《劉胡蘭》、《飛奪瀘定橋》。

  但純粹政治的內(nèi)容終于從教材中消失,在小學一年級的課文中,大多是像《小燕子》、《桃花蘋果花海棠花》、《泉水小溪江河湖海》這樣的課文,從大自然的景象開始,引導學生們進入知識的殿堂。

  優(yōu)美散文、勵志文字、革命故事成為這一時期課文選擇的主流,像《狼牙山五壯士》、《誰是最可愛的人》、《小桔燈》、《背影》、《荷塘月色》、《生命的意義》、《海燕》等課文成為這一代人共同的經(jīng)典記憶。

80年代課本

  新世紀:人文化人性化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分別是當前使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一年級第一冊“識字”和“課文”兩個部分的第一課,古體韻律詩成為學生們識字和閱讀的第一個老師。這冊教材大部分課文內(nèi)容富有時代氣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不再空洞而乏味,每篇課文都講述著一個有趣的故事,配上精美的圖畫,它更像一本充滿童趣的童話書。

  2009年天津中小學第一課:安全第一

  開學“第一課”,很多中小學安排了安全教育的內(nèi)容。安全坐校車、安全離校、安全大課間、安全體育課……老師們對安全知識的講解非常周到。

  在和平、南開等區(qū)多所小學,上課前校醫(yī)和班主任老師都會逐一詢問學生近期的身體情況,是否有咳嗽、發(fā)熱的癥狀?是不是咽喉疼痛?上課前有沒有身體不適?對沒有按時到校的學生,老師們還會主動給家長打電話詢問緣由。上課前和課間時間,校醫(yī)還會到教室“抽查”學生的額頭、舌苔。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