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5 16:24:44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shù)學
有余數(shù)的除法(一)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97~98頁例1、例2和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在探索中初步學會除法豎式的寫法,會列豎式計算表內(nèi)除法。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小白兔家要來客人了,它采了許多花,要把這些花插在三個花瓶里,可是不知道怎么放,你們能幫幫它嗎?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出示97頁例題情境圖,引導學生列式:12÷3=4(枝)
教師:在這個除法算式中12叫做什么?(被除數(shù))表示什么?(表示一共有12枝花)3叫做什么?(除數(shù))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成3份)這個4枝叫什么?(商)表示什么?(表示每份有4枝)。
教師:除法算式還可以寫成豎式,你們會列豎式嗎?自己先試一試。
學生自己試寫,教師巡視,如果有寫出來的可以讓他說一說,如果沒有寫出來就直接由教師板演出示。
講述:12除以3的豎式是先寫被除數(shù)12,然后寫"丿"表示除法,在"丿"的左邊寫除數(shù)3。想一想,把12枝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幾枝花?(4枝)就在除號上面對齊2的位置寫上4。
教師:有3個花瓶,每個花瓶分了4枝花,算一算,一共分了多少枝花?
學生:一共分了12枝花。教師:這個12是怎么算出來的?
學生:3×4=12。
教師:好。我們把算出來的12寫在被除數(shù)的下面。想一想,小白兔一共有12枝花,分了12枝,說明什么?
學生:說明花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教師:一共有12枝花,減去分掉的12枝花,得數(shù)是0,表示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同學之間互相說一說,上面的豎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稱和表示的意思。
自主練習,做"試一試"的兩道題。
2?教學例2
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列出橫式:45÷5=9(只)。
教師:如果寫成豎式,應該怎么寫?自己試一試。
學生獨立寫出豎式。
教師:對著自己寫的豎式,想一想,商9應該對著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被除數(shù)下面的45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學生思考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并匯報。
教師小結:除法的豎式表示一個完整的分一分的過程。有45個桃子,每只猴子分5個,可以分給9只猴子,所以9應寫在個位上。用一共45個桃子,減去分掉了的45個桃子,得數(shù)是0,表示全部分完,沒有剩余。
三、鞏固練習
課堂活動1、2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