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8 08:19:11 下載試卷 標簽:作文 復習 教師 哲理故事 診斷活動
爭論的故事
導航臺
一、 課文主要內(nèi)容及思路導讀
"爭論"就是各執(zhí)已風,互相辯論。你和別人爭論過嗎?為什么事爭論?爭論的結(jié)果如何?有兄弟兩為大雁是煮了吃還是烤了吃而爭論,你猜結(jié)果怎么?結(jié)果,大雁既沒煮了吃,也沒烤了吃。怎么回事?
這篇課文寫盛老師給同學們講兄弟倆爭論的故事,并引導學生交流聽后的感受。說明做事應握好時機,如果陷入無休止的爭論。必將貼誤時機,一事無成。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可惜這時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寫盛老師講故事。故事講的是兄弟兩看見大雁不去射,反而爭論如何吃大雁,還跑到村里去找人評理,哥哥說要把大雁煮了吃,他認為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味道,弟弟說要把大雁烤了吃。他認為烤了吃,皮香肉嫩,味道鮮美。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情況下,他們跑去找村里人評理。大家建議把大雁剖開,煮一半,烤一半,不就兩全其美了嗎?只可惜這時大雁早已飛走了,煮、烤都不可能。
第二部(從"故事講完了"到結(jié)束)主要寫同學們交流感想。通過學生之口來告訴我們這個故事的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時機,不要因為沒有意義的爭論浪費時間。
講故事
明道理
精品屋
二、課文精彩片斷欣賞
片 斷 點 評
用來填飽肚子
不認為正確
兄弟倆誰也說服不了誰。
[欣賞
這兄弟倆以打獵為主,射下大雁是用來填飽肚子的,所以"射"非常有必要。但大雁"從他們的頭上飛過","飛"說明大雁不是靜靜地等在那里,它是活動著的,所以時間非常緊迫,不可耽誤。但這兄弟倆卻為著還沒有射下的大雁爭論如何吃法,竟然還爭得頭頭是道,不分勝負,讓人發(fā)笑。
金手指
三、表達方法提示
這篇課文大量運用人物語言,以對話推進故事的發(fā)展,通篇只有首尾兩個自然段不是人物的語言。所以對話是這篇課文的特點。
在剛剛開始學與作文時,老師就教給同學們?nèi)宋飳υ挼男问健?/p>
×××說:"......"。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提示語放在前面。隨著同學們的熟練掌握,老師又教給同學們另外兩種,提示語放在后面和中間。
"......"。×××說。
"......",××說,"......"。
提示語放在后面,點句號。提示語放在中間點逗號。一些同學在運用時有些混淆,認為說后面都應點冒號。其實提示語放后面,一句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當然點名號。提示語放中間,如果"說"后面點冒號,那么前面一段引號里的話和后面一段引號里的話就不是一個人說的了,你把它(提示語)看作句子的中間一部分,后面還有,理所當然地點逗號。這樣理解是不是簡單些。
同學在讀這篇課文時,是不是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課文中的很多對話沒有提示語。
"這兄弟倆真笨,白白讓大雁飛走了。
"不是他們笨,是他們沒有抓住時機。
"兄弟倆這樣爭論下去,時間都白白浪費了。
"不管做什么,關(guān)鍵是要先做起來。
這段對話沒有提示語,是因為話語接得比較緊湊,每句話分別是誰說的并不重要,重點在話的內(nèi)容,所以沒有提示語,還有一種情況也不需要提示語,那也是話語接得比較緊湊,再加上上文的提示,沒有提示語。也能分清每句話分別是誰說的。
現(xiàn)在,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四種形式描寫了物的語言,對話,要注意及時鞏固復習哦!
益智園
四、創(chuàng)新與實踐
1、在"金手指"里,我們了解人物對話的四種形容,你能否學著這篇課文中沒有提示語的對話進行對話片斷的小練筆,可以寫同學們的爭論,也可以寫大街上,公共汽車上,菜市場里的人物的語言。
2、故事的兄弟倆教訓了嗎?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你猜他們會怎么做?請你續(xù)編《爭論的故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