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8 14:16:10 下載試卷 標簽:測量 課件 學習方法 教師 自我介紹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每人準備一把學生尺,每人一張4厘米寬的藍紙條和一張1厘米寬的紅紙條,一張長10厘米、寬8厘米的白紙條、
教學教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長度單位
螞蟻王國現在可熱鬧了,發(fā)生什么事了呢?一起來聽聽(看圖配故事):在螞蟻王國里有一座小橋,昨天晚上一陣大風把鋪在小橋上的一塊木板給刮跑了,他們正商量著再找一塊木板鋪上去。可是他們不知道鋪上去的這塊木板需要多少大呢?急得團團轉,小朋友,你們愿不愿意幫幫小螞蟻呢?
咱們二(3)班的小朋友真是熱心腸。那好,在你們桌面上每人都有一張與這塊木板一樣長的白紙條,請你想想辦法,選用你喜歡的東西量一量木板有多長有多寬,現在開始動手。
學生匯報測量情況
奇怪了,同樣長的木板,可你們量出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最好用什么工具?(學生回答:尺子)
(提出兩個問題:為什么同樣長的木板測量的結果不同?為了統一,就需要用什么工具去量)。
二、認識厘米尺
請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自己的直尺,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全班整理:
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自己獨立思考,還可以看看書?
(1)每把直尺上有什么?
(尺子上長長短短的線,有數字.大格,小格.)
指導:直尺上這些長長短短的線有個名字叫做刻度線.
尺子上有2種刻度線。(一種長一種短)。尺的左端的刻度線對著0,叫做0刻度線。(課件3:直尺) 0咱們以前已經認識,那你們猜猜,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那數字1對的長刻度線就叫1刻度線,數字幾對的那條長刻度線就叫幾刻度線
(2) 找一找:數字和刻度線是怎么排列的?
每個數字都對著長的刻度線,相鄰的刻度線之間的距離我們稱它為小格,相鄰的長刻度線稱為大格。數一數你的直尺一共有__大格。
有的尺子還標有"CM"字母,這是厘米的字母表示法,說明這是一把厘米尺。(板書:厘米CM)
。ㄐ〗Y)大家觀察得非常仔細,直尺就是利用這些刻度線和數字,大小格子,告訴我們物體長度的。今天就讓這把尺子幫助我們來認識新朋友"厘米"(板書)
四、建立1厘米的空間觀念
過渡情境:你們看,小螞蟻們?yōu)榱耸剐蚋烙^些,還給它刷上了彩色的油漆:
。ǔ鍪炯t紙條,你們也有拿起來)
看一看估計一下刷上紅色油漆的這段寬是多少。
學生猜測后,到底有多長呢,到自己的直尺上比一比。(課件4:1厘米的概念)。
請你們在自己的尺上找到1厘米,并用手指比劃出一厘米,看看1厘米有多長,同桌互相驗證。
0到1是1厘米(課件5),那么1→2是幾厘米呢?
學生可能會很自然說1→2是2厘米,這時應該強化起點,引導學生看清楚1→2起點是1,而不是0。
你還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其它的1厘米嗎?
學生反饋 (繼續(xù)演示課件5:1厘米長度演示)
從這里,你發(fā)現1厘米的排列規(guī)律了嗎?
相鄰兩個長刻度線之間的距離我們稱它為大格,每1大格的長度就是1厘米。
記住1厘米了嗎?把它裝進你的腦中,閉上眼睛在你的腦中想象有一條1厘米的線段,有了嗎?
再用手勢把你腦中的這一厘米比劃出來,到自己的尺上驗證一下。到底你比劃得準確嗎?
剛才咱們認識了1厘米有多長。下面咱們比一比,找一找在我們身邊,或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量一量,自己的手指寬約幾厘米?(課件6:手指寬)我們又多了一把身體上的尺。
那2厘米呢?放手讓學生嘗試在尺上找出2厘米并說出道理。
2厘米中有幾個1厘米?你還能找到別的2厘米嗎?(課件5(2):2厘米的動畫演示)那5厘米呢?10厘米呢?
在自己尺上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厘米數,介紹給大家。說說你是怎樣找的?
讓學生獨立找,學生在找的過程中發(fā)現兩個數字間有幾個1厘米的,長度就是幾厘米;或者用后一個厘米數減去前一個厘米數。
看一看、數一數你的這把尺子共有幾厘米?
五、用厘米量
估一估:(出示一張藍紙條)請你們把刷上藍色的這一段舉起來,估計它的寬度。
1、量一量:究竟有幾厘米呢?
尺子量一量,來驗證自己的猜測,量好了的同學可互相說說自己是怎么量的。
。ㄇ袚Q成實物投影)指名學生展示量的方法,邊演示邊介紹量法,其它同學評價他量得怎么樣?
(課件7:藍紙條的各種測量):你同意這里的幾種測量方法嗎?為什么?
方法一:直尺的0刻度線起沒有和紙條的左端對齊。分析錯誤原因:尺子前端沒有刻度線不能精確測出,量物體最好應該從刻度線開始。
方法二:直尺的0刻度線起和紙條的左端對齊。(正確:4厘米)
方法三:從直尺的最左端量起,沒有與0刻度線或其它刻度線對齊。
★指導一般的測量方法:先把尺的0刻度對準紙的一端,再看紙的另一端對著尺的刻度上的數,這根紙條就是幾厘米。看結果的時候眼睛應和尺的刻度線垂直。(課件8:眼睛觀察方法)
師:誰能讀出自己測量的藍色這一段刷了多少寬?
比一比,和你猜的比是長了還是短了。
操作不對的小朋友馬上糾正過來。
★3、補充不同量法:曹老師的一把尺子(出示斷尺),由于時間用久了,尺子前面的0刻度線被磨掉,是不是可以把它扔了?這把尺子還有用嗎?可以怎樣用?
現在曹老師用這把尺量出這塊木板的長是這樣的?(課件9:斷尺測量木板) 你能告訴我長約是多少厘米嗎?你是怎樣看的?(讓學生獨立思考,在找的過程中自己發(fā)現兩個數字間有幾個1厘米的,長度就是幾厘米;或者用后一個厘米數減去前一個厘米數。)
過渡情境:小螞蟻就是這樣刷了一段1厘米寬紅漆再刷一段4厘米的藍漆,一段一段往下刷,(老師舉起白紙條)?梢栽囈辉噧煞N不同的測量方法。學生測量"木板"(白紙條)
現在請小朋友按剛才正確的量法,趕緊幫助螞蟻們量出要鋪的"木板"的長和寬。(學生用尺子測量白紙的長和寬)
誰能響亮地告訴小螞蟻,木板長幾厘米,寬幾厘米?
。ㄩL10厘米、寬8厘米)介紹你的量法。(兩種不同法的掌握)
過渡情境:螞蟻們知道了"木板"的長和寬,一定能很快地把它鋪在橋上,行走了。這得感謝咱們班聰明的小朋友幫忙。
六、基本練習(看測量圖讀出幾厘米刻度)
1、課件10:橫看尺子看書的長度
2、課件11:豎看尺子看杯中牛奶的高度
3、課件12:盒子的寬(不是整厘米數)
4、課件13:從2刻度線為起點量魔方的長度
七、課外拓展:量量自己的小手,手掌寬約幾厘米,一拃長約幾厘米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