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9 12:05:11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心理 閱讀 語文 閱讀材料
這篇課文是蘇教版教材第六冊的一篇記敘文。課文通過講述湯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釣到的大鱸魚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學生時時處處都要嚴格自律,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社會規(guī)定。
課文語言淺顯,層次分明,敘事清楚。還有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細膩傳神。結(jié)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中年段學習要求:“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的人物,留心周圍的事物。”綜合文本內(nèi)容,“反復閱讀品味語言文字,感受人物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這一重點訓練項目在文本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文章讀來感人至深,意味無窮。作者將人人應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這樣一個主題寓于一個動人的故事之中。在教學中,使師生真正的感受到“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學語文”這句話的豐富的內(nèi)涵。其中就有把“留白、靜心”引進課堂。本課文在訓練學生思維的嚴密性、邏輯性方面是很好的“例子”,讀與思的關系應該是我們在設計教學時更多考慮的問題。也就是說,學生不僅能繪聲繪色、熱鬧地朗讀,還能平心靜氣、認真的思考。逐漸進入高段教學了,我們要更多地思考以有效的訓練、評價的引導夯實讀與思的基礎。
在教學過程設計中,圍繞“發(fā)展學生語言”這條主線,精心創(chuàng)設語文實踐活動情境:1、充分、自由的感情朗讀。讓學生從爸爸不容置疑的語氣中去體會他恪守規(guī)定的自覺性;從湯姆不情愿的話語中感受他釣到如此大魚的不容易和激烈的內(nèi)心斗爭。2、抓住湯姆心情變化的主線。從不愿放到不得不放最后認為放得對。在對話中讓學生更換自己的立場,深入課文中找論據(jù),組織好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思維得到激活。教師在一旁相機指引與課文中的語言文字結(jié)合,“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和 “教師的主導作用”相結(jié)合,達到扎實有效的訓練。3、力圖“演讀”父親斬釘截鐵的話語,進而更好地理解父親話語深刻的含義。最后創(chuàng)設情景,設計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從爸爸的行為中受到影響,并以此為榜樣,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意義,并進行語基的訓練。這樣,思維是活躍的,聯(lián)想是豐富的,全身心是投入的,感悟語言自然就是真真切切的。
故我們把學生自主閱讀和交流討論后得出的難點、疑點,作為全課教學的重難點。并努力引導學生體悟理解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進而領悟爸爸的嚴格教育給湯姆帶來的終身影響。(突出重點)體會抓人物心理的變化,練習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分散難點)
全課在學習中,力求體現(xiàn)“以讀為經(jīng),以悟為緯,不斷積淀語感,豐富語言,發(fā)展思維”這一特色。在充分學習,張揚個性的基礎上,挖掘文本,活用文本?煞炙膫步聚進行:(1)走進文本,以小入手,感受親切;(2)拓展文本,引發(fā)話題,鼓勵交流(3)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實踐,積淀情感(4)升華文本,運用實踐,撞擊心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