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9 23:33:41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 教案 語文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弄清我國各省、市、自治區(qū)的簡稱的基礎上背誦簡稱歌。
2、理解帶有簡稱的句子。
二、教學重點:完成學用字詞句的教學。將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相融洽。
三、教學準備:中國地圖
四、教學過程:
一、熟記并背誦簡稱歌。
1、出示中國地圖。
幫助學生對中國地圖有一個整體認識,即中國地圖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雞。
2、接著,借助地圖了解我國有34個省、市、自治區(qū)和特別行政區(qū)。
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
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新疆、西藏、廣西、寧夏和內蒙古
特別行政區(qū):香港、澳門
3、了解有關內容
直轄市是由中央直接領導的城市,自治區(qū)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區(qū)域,是相當于省一級的民族自治區(qū)地方。
4、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簡稱。
5、熟記并背誦簡稱歌。(出示小黑板)
遼潔黑蒙 冀晉陜寧
魯皖蘇浙 渝滬津京
豫鄂湘贛 臺閩滇瓊
川黔粵桂 甘新藏青
港澳回歸 舉國歡慶
6、找朋友游戲。
二、鞏固對簡稱與省、市、自治區(qū)名稱之間對應關系的了解。
1、理解有關各省、市、自治區(qū)的句子。
2、出示句子。
啟發(fā)學生邊讀邊想:通過剛才的學習,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內容現(xiàn)在理解了?
3、交流。
4、鞏固對簡稱所代表的含義的認識,初步知曉我國幾大地方戲的名稱。
小結:恰當?shù)剡\用簡稱能使語言表述更簡潔。
5、運用簡稱的詞句。(留心觀察、記錄簡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驢技窮、湘江、滇池、京滬鐵路等。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打比方的句子,體會打比方的表達作用。
2、熟記8條成語。
二、教學重點:
認識打比方的句子,體會打比方的表達作用。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寫好鋼筆字
1、看看寫的字。(“遮、越、處”三個字)要注意什么?
2、討論要注意的地方。
3、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三個字的捺畫的不同走勢。
正確把握三個字的捺畫起筆走勢。
“遮”字一捺走勢平緩;“越” 字一捺比“遮”陡;“處”字一捺更陡。
4、知道學生認真、仔細、規(guī)范地描紅、仿寫。
5、注意寫字姿勢。
二、讀讀背背
1、熟記8個成語。
(1)結合第一單元的課文,《廬山的云霧》加以理解。
風云變換:像風云那樣變動不定。比喻事物變化復雜或局勢動蕩不安。
氣象萬千:氣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富于變化。
飄飄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脫塵世而成仙。
。2)指導記憶。
2、背誦《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1) 介紹:范成大寫了一組《夏日田園雜興》,今天學習《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2) 引導學生看圖,并借助圖畫讀讀古詩。(大致體會詩的意思與表現(xiàn)的情趣)
(3) 小結:全詩用通俗的語言描繪了夏日農家晝耕也織的忙碌景象和兒童不會幫助織布,卻在樹下學種瓜的有趣情景。
。4) 指導學生熟讀背誦。
。5) 搜集其他《夏日田園雜興》進行積累誦讀。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回憶過春節(jié)的感受,并按要求根據(jù)圖意做口述。
2、寫毛筆字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讓學生想說、讓學生會說)進行口語交際。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
三、教學準備:掛圖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談話揭示話題:快樂的春節(jié)。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3)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分組討論:今年的春節(jié),你過得好嗎?
回憶春節(jié)中的情景,談談過春節(jié)的感受。
。2)用投影出示教材中的五幅圖,分別用一句話概括這五幅圖的主要意思。
。3)選取五幅圖中任意一幅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準備進行口述(引導學生選取自己最感興趣、印象最深刻的事來說,才能說得生動、具體)。
3、練習。
。1)引導學生按照順序,抓住重點來說(選擇其中一幅圖的內容用小黑板出示主要順序,重點內容,幫助學生打好腹稿)。
。2)學生分小組練習口述。
。3)任意上臺來說。
。4)同座互說。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的口述進行點評。
(2)鼓勵每一個學生大膽練說,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聊聊春節(jié)
貼春聯(lián)
全家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吃年夜飯
給老人拜年……[1] [2] [3] [4] 下一頁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