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小學三年級語文《名人的故事》教案

2009-06-10 21:38:22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一、單元教材文本解讀

  本組教材以名人故事為專題,將導語、課文、語文園地、課后練習等內容系統(tǒng)、完整地組織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攝影師》、《奇怪的大石頭》三篇精讀課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讀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痘胰浮、《小攝影師》分別講述了列寧、高爾基和孩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頭》、《我不能失信》記敘了李四光和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課文展示的不是他們作為革命家、文學家和地質學家的豐功偉績,而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這些平凡的小事中,體現(xiàn)出了他們崇高的、美好的品質。這正是編者安排的巧妙:生動有趣、發(fā)人深省的故事代替了冗長枯燥的說教,讓學生通過這些故事去探尋名人足跡,感受他們獨特的人格魅力,從而受到啟迪。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發(fā)揮整合優(yōu)勢。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突出單元主題。在閱讀教學中,要使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習作等訓練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本組的導語中,明確提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收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們”的要求,此外,在《灰雀》課后,學習伙伴的泡泡中也作了相應的提示。這些內容的安排,是為了“語文園地”中“口語交際”的順利進行所做的準備工作。

  二、單元教學目標設定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提出的明確要求,結合本單元文本特點,我們應該達到以下目標:

  1.會認37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掌握詞語表中的4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灰雀》、《小攝影師》、《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對話。

  3.在對課文閱讀過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并能通過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體會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質。

  4.學會引用人物語言的幾種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講故事時要講得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故事時要認真。

  6.背誦好詞佳句,背誦“讀讀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學會通過事情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并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

  三、教學整體構思與教學建議

  本組課文都是人文內涵極為豐富的課文,如何結合文本特點落實新課程理念,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呢?

  (一)引導學生主動感知──蓄情待發(fā)

  本組課文講的都是一個個名人故事,從內容上講很是吸引學生閱讀,學生在老師還沒講到這些課文時,大部分學生已經讀過了。這就為后面的學習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教學時,我們可以首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讓學生在自讀中,讀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引導學生說出文章大意。

 。ǘ┮龑W生主動感──-融情共鳴

  1.設境生情

  通過圖畫、錄像、音樂、動作及語言的描繪,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誘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教學時,要重視單元整體引導。在開始本單元學習之前,可以用課件展示出單元導讀中的名人畫像,讓學生仔細觀察,提問:"畫的都是一些誰?你認識其中的哪位?"然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已有經驗依次進行介紹。

  2.讀中悟情

  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引起情感反應,從而體驗書中的優(yōu)美滋味。在這一單元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抓住字、詞、句、段進行朗讀訓練,揣摩人物內心活動,體會人物品質。

  如:《小攝影師》是一篇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文章,字里行間無不流露著高爾基對孩子的深切關愛。教學時,我先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用"﹏"劃出高爾基說的話,用"──"劃出描寫高爾基神情的句子,并用"▲"畫出描寫高爾基的動作的詞。然后我讓學生以多種方式讀這些重點詞句:(1)指名讀,學生評價,再讀(由學生評價引發(fā)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品質);(2)思考讀:如果你就是這位小攝影師,請你和你的同學老師談談你與高爾基見面的情形;(3)分角色讀。在這樣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中,引導學生仔細地琢磨這些蘊涵著深刻情感的詞、句、段,高爾基的"趕緊""大聲喊"以及拒絕攝影師和對小男孩的等待。學生通過品味,既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語言文字,培養(yǎng)了語感,又深入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真正領悟了文章中的真情實感。

 。ㄈ┮龑W生主動創(chuàng)新--瀉情升華

  還以《小攝影師》為例,學完了課文,體會了人物的品質,再引導學生思考:"小男孩還會來嗎?為什么?再來時又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讓我們展開想象,接著寫寫這個故事。"因為學生有深刻體會,被高爾基那種品質所感動,孩子們便能寫出一篇篇想象合理而饒有趣味的習作。

  再例如,學完了整組課文(包括《聞雞起舞》),再回到單元開始時的問題:"名人的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你想對自己說兩句什么話嗎?把自己想說的寫下來。"學生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和課外收集到的名人故事的學習,體會到名人身上的種種難能可貴的品質,他們再聯(lián)系自己,便能寫出很多鼓勵自己積極上進的話。

  四、教學資源

  1.生活資源。既然"生活處處皆語文",自然,生活處處皆資源。既然"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孩子身邊的他們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但是我們現(xiàn)在很多孩子缺乏的就是對別人優(yōu)點的發(fā)現(xiàn)和學習,這些都是我們的資源。

  2.圖書資源。開展"探尋名人足跡"的專題讀書活動。走進圖書室,向他們介紹可讀性強的書目,比如《雷鋒的故事》、《愛因斯坦的故事》、《一百位奧運冠軍的故事》、《中外名人的故事》等,讓他們去圖書室里尋找名人的足跡。

  3.網絡資源。信息時代,網絡通暢。可以鼓勵學生上網收集名人故事,培養(yǎng)收集資料能力;可以引導幫助有興趣的學生建立個人網頁,把自己最崇拜的名人加入其中;可以引導幫助個別學生做名人故事的演示文稿,展示介紹給全班同學。

  4.教師資源。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在平時就注重自己的言行,讓自己成為一個有人格魅力的老師。同時,教師可以找一些名人故事,參與學生的“名人故事會。”

  5.地域資源。瀏陽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曾經涌現(xiàn)譚嗣同、胡耀邦、王震、李貞、李志民等一個個歷史名人。安排好時間,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參觀偉人故居,訪問偉人家屬,讓學生增加感悟和體驗。

  《灰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xiàn)。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內容。

  2.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的言語和神態(tài)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搜集關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通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2.學習課文生字詞。

  3.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教學流程

  一、看圖導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搜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要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思考: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三、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4.巧妙小結: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fā)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練寫。

  五、作業(yè)設計

  把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抄下來。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xiàn)。

  2.指導朗讀,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3.收集列寧故事,繼續(xù)了解偉人崇高品質。

  教學流程

  一、 貼圖導入,激發(fā)興趣

  1.貼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2.激趣: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可有一天,列寧發(fā)現(xiàn)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二、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1)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2)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

  隨機板書:愛。

  3.思考: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自然段。

  (1)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2)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3)男孩為什么要捉走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發(fā)表看法,相互補充,匯報體會。

  4.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5.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么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6.小結板書,總結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積累提高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大家一起來說說。

  2.搜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小攝影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4.認識三種對話的形式、實際當中能正確使用冒號和引號。

  教學重點、難點

  高爾基接受少先隊員照相的經過是本文學習的重點,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收集、了解關于高爾基生平故事、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介紹人物,導入新課

  1.啟發(fā)談話。課前同學們自己已經讀過了課文,查閱了有關資料,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高爾基?

  2.學生之間交流搜集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3.教師小結:高爾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他寫了很多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爾基的筆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愛他。今天學習的課文講的是一件怎樣的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檢查朗讀情況,開火車讀詞語。

  3.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醒學生課文共15自然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部分內容屬于第1自然段。

  4.交流生字詞語,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解決課文字、詞障礙。

  5.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6.畫出不懂的問題,留待下節(jié)課交流解決。

  三、合作識字

  1.小組合作,想辦法記住生字字形。

  2.交流識記方法:利用熟字記生字(交—膠)形聲字構字(輛──形旁“車”,聲旁“兩”)。并且說說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四、作業(yè)設計

  1.摘抄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2.找出能體現(xiàn)高爾基喜愛小男孩的話,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2.學會通過體會文章關鍵詞句揣摩人物內心,從而深入體會人物品質的讀書方法。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老一輩革命家對青少年一代的關懷、愛護。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說話練習

  1.鞏固詞語,指名學生讀詞:

  紙團 墻報 鞠躬打量 吩咐 擺弄 膠卷 秘書雜志社轉告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1.默讀1──5自然段,畫出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思考:小男孩是怎樣來到高爾基面前的?

 。1)讀第1自然段。

 。2)“突然”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高爾基感到突然?(要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突然”)

 。3)指導理解紙條的內容。

  A、讀紙條內容:紙條上一共寫了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B、讀了紙條內容后,你知道了什么?

  (4)這么有禮貌的孩子,門衛(wèi)為什么不讓進去呢?

  (引導學生理解高爾基工作很忙,“正在讀書”;輕易不讓人進去打擾高爾基是門衛(wèi)的責任,并非看不起小孩。從高爾基破例地讓小男孩進去,體會出那種熱愛關心下一代的特殊感情。)

 。5)朗讀1──5自然段。

  2.默讀6──11自然段思考:小男孩在給高爾基照相時,高爾基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ㄟ呑x邊畫出有關詞句)

  (1)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思考:

  A、“打量”是什么意思?怎樣是“仔細打量”?仔細打量之后,為什么“咧開嘴笑了”?

  B、“吩咐”是什么意思?小男孩是怎樣吩咐的?從哪句話體會出小男孩是在吩咐高爾基?(……用手指了指沙發(fā),說:“請您坐在這兒看報紙。” )

  這句話沒有商量的語氣,只有禮貌的安排。

  C、重點理解第7自然段:讀第7自然段,說說高爾基是怎樣按小男孩的安排做照相準備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D、抓住第一句中的“按”進行體會。

  E、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明了什么?理解“擺弄”的意思,把“很久很久”與“很久”比較,體會其擺弄時間長,直到把要做的事,要做的準備都做完,“一切停當”。

  F、高爾基“側著臉,對著他微笑。”(結合課文插圖)

  G、在理解的基礎上感情朗讀第7自然段,從高爾基聽從小男孩的吩咐,配合小男孩給自己照相中體會高爾基對下一代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4)讀8──11自然段,說說當小男孩突然哭起來時,高爾基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A、讀第8自然段,體會高爾基十分關心疼愛的語氣。

  B、反復、有感情地朗讀第10自然段,體會高爾基為什么“趕緊”站起來,又為什么“大聲喊”?“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是什么意思?從這些詞句中你又體會出了什么?(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xiàn)他美好的愿望)

 。5)師生小結6──11自然段:寫小男孩進辦公室給高爾基照相,發(fā)現(xiàn)忘了帶膠卷,傷心地跑回去了。重點寫高爾基怎樣聽從小男孩的吩咐,配合小男孩照相。

  (6)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7)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教師不必刻意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學生自己在一步步潛心品味課文后,便能與文本貼近,理解課文的中心,感悟到文本的思想感情!

  3.默讀12─15自然段。思考:

 。1)“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高爾基為什么不見記者,卻希望來的是小男孩?(引導理解“一定”的意思,聯(lián)系第10自然段中的“趕緊”、“大聲喊道”,體會高爾基此時是多么希望并等待著小男孩能再次出現(xiàn)。抓住高爾基對“記者”與“小攝影師”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體會高爾基對孩子的關心愛護。)

 。2)小男孩會再來嗎,為什么?

  (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lián)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據(jù)。兩種可能都會有的,只要能找出依據(jù),說出理由即可。)

 。3)師生小結。

 。4)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三、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續(xù)寫故事。

  【續(xù)寫課文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好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習作的欲望!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不懈追求的可貴品質,并學習這種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2.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資料、圖片、童年故事。

  2.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不懂的知識找資料弄明白。

  3.生字、新詞卡片。

  4.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2.學習課文生字。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提問: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些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同學們想知道的很多問題,我們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問題,還需我們做進一步探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預習。

 。1)輪讀詞語: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ǔn)石大坑(kēng)臥進突兀(wù)旅行 考察秦(qín)嶺流域(yù) 遺(yí)跡奇怪嚴嚴實實平整震驚

  (2)質疑問難,解難。

  主要解決以下疑難:

  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的科學家。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向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觀看錄象)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輪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大石頭寫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三、學習生字

  1.認讀要寫的字。

  2.爭做寫字小老師:那幾個字容易寫錯,該怎么寫,請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畫,第六筆為“┖”。

  “臥”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筆順,第三筆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筆順。

  3. 各自練寫,評價反饋。

  四、作業(yè)設計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美好品質。

  2.學習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語句意思。

  3.感受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追求的可貴品質對一個人的事業(yè)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4.閱讀選讀課文《做風車的故事》。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二、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1.感受巨石之“怪”。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捉迷藏。讓我們到現(xiàn)場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課文,思考: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在書上劃出重點詞句。

 。2)小組討論。

  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討論:

  一怪,它是獨立的──“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二怪,這塊石頭體積龐大──“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

  三怪,時間久──“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四怪,沒有人說得清它的由來──“爸爸也說不清楚”。

  (3)朗讀課文,再次體會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問。

  2.體會李四光是怎么提問題的。

  按課文內容填空: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它應該( )?伤 )?

  3.感受人物品質。

  大石頭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樣的感受,他產生了疑問,他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呢?

 。1)自讀課文,找、畫關鍵重點詞句。

  (2)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抓住“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發(fā)現(xiàn)”幾個關鍵詞語,理解李四光執(zhí)著探索的可貴品質,體會課文是怎樣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執(zhí)著探索寫具體的。

 。3)一塊大石頭,引發(fā)了一個重大的科學研究成果,這個成果震驚了全世界!讀到這里的時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爺爺說的嗎?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角色朗讀對話。

  三、拓展延伸,加強感悟

  你還搜集到李四光爺爺哪些故事?特別是他的童年故事?讀過故事,你又有什么感受?

  四、總結全文

  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五、閱讀選讀課文《做風車的故事》

  1.談話,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李四光爺爺小時侯看到了一塊巨大的石頭,引發(fā)他的思考和探索,后來出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兩百多年前,有一個孩子看到蘋果往下掉后,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蘋果既不往旁邊飛,也不往天上飛,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吸引它呢?”經過他反復推測、不斷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了宇宙間的規(guī)律──“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2.揭示課題。

  3.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布置思考題:

  (1)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里寫到了小牛頓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你最欣賞小牛頓哪一點?

  4.自主閱讀。

  5.交流,指導朗讀。

  六、作業(yè)超市

  1、     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2、     抄寫生字詞語。

  3.繼續(xù)搜集、閱讀其他名人故事。

  【實現(xiàn)課堂內外的延伸,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并積累知識!

  《我不能失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點內容。

  2.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是學習本文的難點。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練習導入

  1.口頭找反義詞練習:

  前進──簡單── 謙虛── 寒冷──

  誰能說出這個詞的反義詞:板書:守信──

  誰能用它們說說話?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簡單介紹宋慶齡

  1.自由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2.交流:整合資料袋里的內容和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向大家簡單介紹你眼中的宋慶齡。

  三、初讀感知

  1.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輕聲讀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展開探討交流。

  四、深入體會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能說明宋慶齡守信的語句找出來,并談談你的理解。

  教師點撥時注意讀寫結合,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情況,引導學生認識宋慶齡的這種品質是通過什么表現(xiàn)出來,并相機板書:語言、動作、表情。

  2.提示:本單元的習作就是寫一個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寫的人也能像宋慶齡這樣特點鮮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寫這個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

  3.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指導朗讀。

  4.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課外拓展

  通過大家的朗讀,一個誠實守信的小慶齡仿佛就站在我們面前。我想,此時此刻大家一定想要更多地了解這位關注我們少年兒童的偉大女性,那就請同學們完成這樣一個課外作業(yè):在網上查找宋慶齡的有關材料,制作一張題為《走近宋慶齡》的手抄報。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fā)現(xiàn)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教學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準備講名人故事時用。

  教學課時

  4課時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講名人故事

  課時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大膽、大方和他人進行交流的好品質;

  2.注重交際習慣的提示和引導: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3.學生體會到和同學交流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讀讀要求:

  1.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2.聽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組舉行,組內交流

  1.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3.小組評價,評出本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名單,教師頒獎。

  2.全班交流:榮獲“故事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給全班同學講講?

  3.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tài)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五、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lián)系自身和現(xiàn)實情況發(fā)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教師小結: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六、作業(yè)設計

  課后繼續(xù)交流名人故事。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課時目標

  1.要寫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要寫值得寫的事,并能從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質。

  3.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誠實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我們就來學著寫一寫。

  二、幫助選材,讓學生有東西可寫。

  1.小組交流: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

  2.小組交流:該人怎么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學生有話可說,也使學生在自然而然中進入了寫作的狀態(tài),降低了學習難度!

  3.教師指導寫好事件:我們就來把這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A、事情發(fā)生的時間

  B、事情發(fā)生的地點

  C、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D、事情的起因

  E、事情的經過

  F、事情的結果

  三、教師指導寫好人物形象:

  A、抓特征,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寫

  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僅有外表描寫是不夠的,因為人是立體生動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于他人的行為和習慣,所以寫人物外貌時要體現(xiàn)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要學會畫眼睛,學會抓住描寫對象身上最能表現(xiàn)個性特征的東西進行刻畫,這樣,這個對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

  B、抓語言,一定要抓好對話描寫。

  語言要個性化,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

  C、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細節(jié)描寫。

  四、學生動筆寫習作。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課時目標

  欣賞佳作,欣賞過程中提高寫作技能,培養(yǎng)寫作興趣。

  教學流程

  一、經典欣賞

  1.課件展示,教師以評書方式講給學生聽:

  水滸英雄──武松(節(jié)選)

  武松在路上行了幾日,來到陽谷縣地面。此去離縣治還遠。當日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饑渴,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挑著一面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來吃。”只見店主人把三只碗,一雙箸,一碟熱菜,放在武松面前,滿滿篩一碗酒來。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盤子,將來放在武松面前,隨即再篩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篩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篩。武松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

  “篩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來。”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來。”

  酒家道:“肉便切來添與客官吃,酒卻不添了。”武松道:“卻又作怪!”便問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賣酒與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須見我門前招旗上面明明寫道:‘三碗不過岡’。”武松道:“怎地喚做‘三碗不過岡’?”

  酒家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岡去,因此喚做‘三碗不過岡’。若是過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問。”武松笑道:“原來恁地。我卻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酒家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做出門倒。初入口時,醇、好吃,少刻時便倒。”

  武松道:“休要胡說!沒地不還你錢,再篩三碗來我吃!”酒家見武松全然不動,又篩三碗。武松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還你一碗錢,只顧篩來。”

  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飲,這酒端的要醉倒人,沒藥醫(yī)。”武松道:“休得胡鳥說!便是你使蒙汗藥在里面,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發(fā)話不過,一連又篩了三碗。

  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來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篩了三碗酒。武松吃得口滑,只顧要吃,去身邊取出些碎銀子,叫道:“主人家,你且來看我銀子,還你酒肉錢夠么?”酒家看了道:“有余。還有些貼錢與你。”武松道:“不要你貼錢。只將酒來篩。”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時,還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吃不的了。”武松道:“就有五六碗多時,你盡數(shù)篩將來。”酒家道:“你這條長漢,倘或醉倒了時,怎扶的你。”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漢。”酒家那里肯?

  將酒來篩。武松焦燥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引老爺性發(fā),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這鳥店子倒翻轉來!”酒家道:“這廝醉了,休惹他。”再篩了六碗酒,與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五碗,綽了哨棒,立起身來道:“我卻又不曾醉!”走出門前來笑道:“卻不說‘三碗不過岡’!”手提哨棒便走。

  2.武松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從哪感受到的?

  二、讀文猜人

  其實,我們班上也有這樣的傳神之作:

  1.教師挑選幾篇以同學為介紹對象的優(yōu)秀習作,請作者隱去習作中同學名字,向大家朗讀,全班同學猜一猜寫的是誰。

  對被同學猜出了,且公認為描寫準確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議一議:為什么該同學沒說出名字而我們也能猜出習作寫的是誰?

  3.請作者介紹為什么能把同學介紹得如此準確、生動?

  三、總結習作要領

  引導學生明確:

  A、寫的都是生活中真真實實的事情;

  B、要了解一個人,平時要多關注他,做個有心人。

  C、平常多積累,多讀經典、名著,學習他人寫法。

  四、修改習作

  五、小組互相學習:把自己的精彩習作讀給學習小組的其他同學聽。

  第四課時

  課時目標

  1.自主發(fā)現(xiàn)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2.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3. 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流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出示抄有本題內容的小黑板或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

  A、指名讀句子。

  B、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然后教師引導總結。

  這三個句子都是寫人物說的話的,句子中加引號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說的原話。在引用人物原話時,通常要交代說話者是誰,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語氣等,這部分內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話語的前邊,可以放在后邊,也可以放在中間。

  3.齊讀句子、體會。

  4.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并說明屬于哪一類形式。

  二、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跡,而名人們說過的一些話也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匚兑幌,可以使自己獲得啟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請各人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指名朗讀交流。教師相機正音指導。

  4.想想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試著放聲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師生評價。

  6.齊讀鞏固。

  7.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導入:我們漢語中有很多成語都是從歷史故事演變來的,一個成語背后包含著一個故事,了解這樣的一些故事會使你獲得知識,獲得教益。今天就來學一個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2.各自輕聲讀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借助注音認真拼讀,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讀。

  5.同桌間試講。把故事講給同桌聽,相互學習、指正。

  6.了解了這個故事,以后我們一看到“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就會想到聽到雞叫就起床練武習藝的祖逖、劉琨。以后說話寫作,你想表示珍惜時間、發(fā)奮努力這個意思時,就可以用上“聞雞起舞”這個成語了。

 

來源:網絡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