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0 21:52:41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復習 投影 課件 自我介紹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產地與水果連接,寫一些物產的產地,畫出不是同一類的特產,讀一讀、背一背,暢所欲言,開卷有益,初顯身手,金鑰匙幾個語文活動。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查找資料的習慣,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查找資料的方法。
2、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們祖國的特產,同時加深對我們祖國的了解,熱愛祖國。
3、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了解更多我們祖國的情況。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們祖國的特產,同時加深對我們祖國的了解,熱愛祖國。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查找資料的習慣,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查找資料的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
大家知道嗎?我們的祖國不僅民族多、地名多,而且每個地方都由每個地方不同的特產,比如我們上學期學的《葡萄溝》這一課,我們就知道吐魯番盛產葡萄。其他地方也由不同的特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特產這一單元。
二、新授
1、同學們都知道哪些地方有哪些特產嗎?
學生邊回答邊到黑板上寫下來,寫清楚產地和特產。
2、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那么大家來看一看書上的這些地名和特產是不是也都知道。打開書第70頁,先自己連,知道幾個連幾個,然后同為互相交流一下,看答案一不一樣。
3、投影出示,學生邊回答,老師邊連接,互相補充,訂正答案。
4、同位兩個互相提問一下,爭取把這些地名和產地都記住。
。▽W生自己提問)
同學們都記住了嗎?那么叫你的好朋友起來提問一下吧。
(學生隨意點好朋友的名字,互相對地名與特產,連環(huán)提問。)
5、同學們真聰明,這么短的時間就記住了,那么下一個題更難不到大家了。
(課件出示:寫一些下列物產的產地。)
1)在小組內共同完成這道題。教師巡視。
2)匯報交流。小組派代表回答。
3)模仿例子,每小組再自己寫一組。
6、找一找,畫出各組中不是同一類的特產。
指名回答,畫出后,說一說為什么。
7、讀一讀,背一背。
1)《江南》
自己讀一讀,看這首漢樂府描寫了什么景色?有什么竅門能夠把它馬上背過?(引導學生明白,這首是描寫了蓮葉)
2)《江上漁者》
看這首是描寫了什么景色?(引導學生明白,這首時寫了一只小船獨自在江上釣魚的情景。
3)這兩首詩的意思我們都明白了,那么背起來一定沒問題。課下,同位兩人互相背給對方聽一聽,下節(jié)課上可我們再來背。
三、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老師發(fā)現同學們的課外知識非常豐富。知道那么多的知識,我們又了解了那么多的特產,我相信大家對我們家鄉(xiāng)的特產一定更加清楚,今天回去查找一下相關的資料,下節(jié)課做小導游,向我們介紹一下你的家鄉(xiāng)特產。看誰介紹的最好。
第二課時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的讀一讀、背一背還記得嗎?誰起來背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背后一人一句,開火車背一遍。
二、暢所欲言。
同學們學習的非常認真,你們知道導游是做什么的嗎?
(學生自由回答)
你們做過小導游嗎?老師今天就給你們一個機會,讓你們大加都能做一次小導游,來介紹一下家鄉(xiāng)的特產。
1、現在小組內練習一下,小組長帶領大家,每個人都說一說。
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
2、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來介紹一下。
邊介紹,邊評價,隨時指導學生掌握方法。
3、這幾個同學都是每個小組自己選出來的,表現都不錯,下面我們每個小組中隨即抽一名同學再上來給我們介紹一下。要注意我們剛才所講的幾點。(這一次,完全由學生評價。)
三、開卷有益。
同學們不僅資料查找的詳細,而且介紹的很有條理,沒想到我們班出了這么多優(yōu)秀的小導游。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篇文章——《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
1、自己讀一讀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2、指名朗讀,其他同學注意聽。
3、指名評價,重點糾正讀音。
4、同學們再自己默讀一下這篇文章,看看那幾句話是你最喜歡的,把它畫下來,多讀幾遍,說一說為什么。
5、指名朗讀、回答,有相同意見的可以起來補充。
通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短文詞句的優(yōu)美。
四、初顯身手
剛才大部分同學都做了一次小導游,向我們詳細的介紹了家鄉(xiāng)的一種特產,下面再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你查找的資料,讓大家知道有關你們家鄉(xiāng)更多的特產。
五、金鑰匙
同學們知道的這么多,你們都是從哪兒知道的?
(學生自由起來說自己獲得資料的途徑)
其實還有一種方法,也能了解很多的特產,書上已經告訴我們了,是——留心商店的字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