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期末試題 > 語文期末試題 > 一年級語文期末下冊 > 正文
2009-06-13 10:22:42
三、品詞析句,在比較中體會美
師:我有一個問題想請小朋友來幫忙,可以嗎?這里為什么要加個"只"
比較: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小黑板出示)
( 運用比較法讓學生體味其中原由,這是一種"潤物無聲"的教學,學生自己體會領悟,這樣才能真正的明白。)
有了"只"以后,說明了什么?
。ㄏ纫运娜诵〗M為單位進行組內交流和討論,再以小組的形式發(fā)表討論的結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師:是啊,夜空多美啊!深藍的天空上閃閃的星星對著我們眨眼睛,小女孩在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F(xiàn)在,我想請小朋友為圖配音,把天空的美讀出來,并加上動作。
播放《小星星》的音樂 ,先自由演讀、再個別演讀、最后進行全班演讀。
(演讀是一種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讀方法,可以再現(xiàn)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演讀使學生通過理解課文的文字符號,借助教材的直觀在大腦中建立鮮明的表像聯(lián)系,而且實現(xiàn)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頭腦中的表象運用外顯的形體動作和語調音色表達出來。)
四、想象作畫,趣中求新
1、夜空多美呀!你想把它畫下來嗎?先說說你想畫什么。(小組交流)
2、創(chuàng)作想象畫。
(音樂渲染氣氛,使學生進入太空,幻想著邀游藍天的情景,聯(lián)系詩歌內容,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自己看到的太空美景。一首奇妙無比的詩歌,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都進行了美的創(chuàng)新!我想,學生的創(chuàng)新不是從無到有的發(fā)明,只要是獲得知識的進程對他本人來說是獨特的、新穎的、具有價值的,就是創(chuàng)新。)
課后反思:
上完這節(jié)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學需要美,美是教育的磁石,這塊磁石就在我們老師備課筆記的旁邊閃爍著光亮,是拿起,還是放下,教學的效果就大不一樣"。如果我們的"老師"與"學生"的分工是,"老師把知識告訴學生","學生則把老師講的知識聽好記住",那這樣的教學恰恰是丟棄了那塊寶貴的磁石--美。缺乏美感的教學,便成了沒有色彩、沒有生氣、沒有情趣的單純的符號活動。那必然是枯燥無味的。要使教學手段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就得讓學生能看得到、聽得見、摸得著,從而在其間產生一種愉悅之感。之所以這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很"美"。就是因為我用"美"貫穿全課,先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感受美;再整體感知,再現(xiàn)美;最后品詞析句,體會美。我認為教學不能忽視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