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趣味樂園 > 國學文化 > 正文

國學大師——劉師培

來源:國學 2009-06-18 19:06:10

智能內(nèi)容

 

  江蘇儀征人。1904年在上海與章炳麟交游,傾向革命,著有《中國民約精義》,抵制專制。后來與章炳麟發(fā)生齟齬,由革命派走向反動派,參加籌安會,為袁世凱陰謀稱帝效力。1917年,蔡元培聘他為北京大學教授。1919年1月,與黃侃、朱希祖、馬敘倫、梁漱溟等成立“國故月刊社”,成為國粹派。1919年11月20日因肺結(jié)核病逝于北京,年僅36歲。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錢玄同等搜集整理,計74種,稱《劉申叔先生遺書》。

  劉師培(1884——1919年),字申叔,號左盦,是劉貴曾之子、劉文淇的曾孫。1884年農(nóng)歷閏五月初二出生。在母親李汝諼的教授下,他8歲就開始學《周易》變卦,12歲讀完四書五經(jīng),并開始學習試帖試,有《水仙花賦》、《鳳仙花詩一百首》等。1897年起開始研究《晏子春秋》。19歲中舉。

 。保梗埃茨甏,劉師培參加開封會試。臨行前,作《留別揚州人士書》,呼吁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鼓勵出洋留學。落第回鄉(xiāng)后回揚州,創(chuàng)辦師范學會和協(xié)助揚州鄉(xiāng)人出洋留學社,發(fā)表《論留學生之非叛逆》,支持學生運動;又作《黃帝紀年論》,提出以黃帝紀年取代封建帝王紀年。

 。保梗埃茨昵,受王無生(字郁仁)的影響,到上海與章太炎、蔡元培、謝無量等一起參加反清革命,參與《俄事警聞》、《警鐘日報》和《國粹學報》的編輯工作,積極為《中國白話報》撰稿,用通俗的語言,向民眾宣傳普及革命主張,作《中國民族志》、《攘書》、《中國民約精義》和《匪風集》,并加入中國教育學會、光復會、同盟會、國學保存會等進步組織,參與萬福華行刺王之春行動,成為一名激進的革命黨人。他與何震結(jié)婚后,夫婦二人都參加革命活動,被上海革命黨人比作普魯東和索菲亞。1905年,他參與編輯的《警鐘日報》公開辱罵德國人遭通緝,化名金少甫,逃亡嘉興,協(xié)助敖嘉熊處理同盟會溫臺處會館事務。1906年春至蕪湖,與陳獨秀在安徽公學組織岳王會和黃氏學校,宣傳革命,發(fā)展黨人,培養(yǎng)專門從事暗殺的人才。同時編輯出版了《中國文學教科書》、《倫理學教科書》、《經(jīng)學教科書》和江蘇、安徽、江寧《鄉(xiāng)土歷史教科書》等。

 。保梗埃纺甏汗(jié),應章太炎等邀請,劉師培夫婦東渡日本,結(jié)識孫中山、黃興、陶成章等革命黨人,參加同盟會東京本部的工作,與章太炎等參與民起亞洲和親會,先后發(fā)表了《普告漢人》、《悲佃篇》、《辨滿人非中國之臣民》等。

 。保梗埃纺辏对拢苋毡緹o政府主義思潮的影響,劉師培夫婦發(fā)起成立“女子復權(quán)會”和“社會主義講習會”,創(chuàng)辦《天義報》和《衡報》,宣傳無政府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提倡廢除等級制度,實現(xiàn)人權(quán)平等,實行無政府主義。同時,成立“農(nóng)民疾苦調(diào)查會”,征集民謠民諺,反映農(nóng)民疾苦;組織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和苦魯鮑特金《面包掠奪》、《總同盟罷工》等,在同盟會之外另立旗幟。因為留日期間費用巨大,迫于經(jīng)濟壓力,加上章太炎擬赴印度學佛,1907年底由何震出面,被端方收買,作《上端方書》,獻“弭亂之策十條”,背叛革命,充當端方暗探。于是組織齊民社,舉辦世界語講習所,并與章太炎關系破裂。加上日本警方監(jiān)視日嚴,《衡報》因經(jīng)費困難被迫停辦,于1908年11月全家回國。

  1909年,劉師培夫婦在上海充當端方暗探,因出賣張恭,姻弟汪公權(quán)被王金發(fā)擊斃。于是劉師培公開入幕,為端方考訂金石,兼任兩江師范學堂教習。又拜徐紹楨為師,研究天文歷法。端方調(diào)任直隸總督,劉師培隨任直隸督轅文案、學部諮議官等職。1911年隨端方南下四川,鎮(zhèn)壓保路運動,在資州被革命軍拘捕。辛亥革命勝利后,由孫中山保釋。后任成都國學院副院長,兼四川國學學校課,講授《左傳》、《說文解字》等,與謝無量、廖季平、吳虞等共同發(fā)起成立四川國學會。作《廢舊歷論》等。1913年6月與南下尋夫的何震沿江北上山西,二人均任友人南桂馨的家庭教師。后由南氏介紹,劉師培投靠閻錫山,任高等顧問。又由閻錫山推薦給袁世凱,任參政、上大夫。1915年8月,與楊度、嚴復等發(fā)起成立籌安會,作《君政復古論》、《聯(lián)邦駁議》,為袁世凱稱帝鼓吹。洪憲帝制失敗后,流落天津。1917年被蔡元培聘為北京大學教授,講授中古文學、《三禮》、《尚書》和訓詁學,兼職北京大學附設國史編纂處。1919年1月,與黃侃、朱希祖、馬敘倫、梁漱溟等成立“國故月刊社”,成為國粹派。1919年11月20日因肺結(jié)核病逝于北京,年僅36歲。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錢玄同等搜集整理,計74種,稱《劉申叔先生遺書》。

  劉師培作為經(jīng)學大師,在繼承《左氏》家學的同時,善于把近代西方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來,開拓了傳統(tǒng)文化研究的新境界,成果很多。他運用進化論思想研究古代社會生活的《論小學與社會學之關系》、《讀書隨筆》、《國學發(fā)微》、《小學發(fā)微補》等,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關于《左傳》的研究成果,有《春秋左氏傳古例詮征》、《春秋左氏傳例略》、《春秋左氏傳答問》、《春秋左氏傳時月日古例考》、《讀左札記》等。他研究《周禮》所著的《周禮古注集疏》、《禮經(jīng)舊說考略》、《逸禮考》以及《古書疑義舉例補》、《論文札記》等,都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在日本時,他與章太炎(字枚叔)齊名,當時有“二叔”的說法。他在北京大學時編的《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魯迅先生在1928年時說:“我看過的已刊的書(指中國文學史一類),無一冊好。只有劉申叔的《中古文學史》倒要算好的,可惜錯字太多。”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的著名演講中,魯迅推薦說:“研究那時的文學,現(xiàn)在較為容易了,因為已經(jīng)有人做過工作……輯錄這時代文學講座有劉師培的《中國中古文學史》……對于我們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同時聲明:“我今天所講,倘若劉先生的書里已詳?shù)模揖吐砸稽c;反之,劉先生所略的,我就詳一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