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得三的意思解釋及典故故事
來源:網(wǎng)絡 2009-06-20 16:36:56
問一得三的意思解釋及典故故事
【成語】:問一得三
【拼音】:wèn yī dé sān
【解釋】:形容求少得多。
【成語故事】:
孔子的有些學生懷疑孔子沒有把學問都傳授給他們,孔子知道后,就公開的解釋說:“你們以為我有什么隱瞞嗎?我對你們毫無保留,這便是我孔丘的為人!”但是仍然有人懷疑孔子對自己的兒子一定教的更認真,更好一些。
有一次,陳亢(齊國人)問孔子的兒子孔鯉(字伯魚):“你從老師那里聽到過特殊的講授嗎?”伯魚回答說:“沒有。不過有一回,我從父親面前走過的時候,他問我:‘學《詩》嗎?'我說:‘沒有'。他說:‘不學《詩》,說話不生動。'我回去后就開始學了。又有一回,他問我:‘學《禮》嗎?'我說,“沒有”。他說,“不學《禮》,沒有立足社會的依據(jù)。'后來我學《禮》了。他沒有同我說特別的,就是這兩件。”
陳亢聽完后,就說:“我這一問,收獲有三:知道要學《詩》,知道要學《禮》,更知道君子對于自己的兒子并不特別親昵。”
問的少,而得到的回答多,求少獲多,叫做“問一得三”。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