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 正文

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五單元期末整理和復習(2)

2009-06-20 17:01:21     下載試卷     標簽:期末 五年級 復習 數(shù)學

  復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填空。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邊長12厘米,這條底邊上的高是()厘米,面積是()平方厘米。

  (2)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一個梯形的面積是()面積的()。

  (3)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X高÷2,當上底等于零時,梯形變成(),這時面積=(

  );當上底與下底相等時,梯形變成()形,這時面積=()。

  2.判斷。(對的打“√”,錯的打“X”。)、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三角形面積的2倍。()

  (2)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82平方厘米,與它等底等高酌

  三角形的面積是41平方厘米。()

  (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是7厘米,這個三角形的

  面積是49平方厘米。()

  (4)一個三角形底長3分米,高2分米。將這樣的兩個三角

  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3平方分米。

  ()

  (5)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底也相等,則三

  角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的高的2倍。()

  (6)梯形的上底要比下底短。()

  二、復習指導

  1.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及推導。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割補成一個長、寬分別與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的長方形,再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條件?(必須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底邊上的高。)

  (2)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它們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使學生理解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都是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要加深對這兩種圖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認識。

  2.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師出示P.136頁總復習的第5題,請學生獨立完成。做完后,指名學生說出計算結(jié)果,集體訂正。

  三、課堂練習

  練習三十二第5—8題。

  第三課時

  復習內(nèi)容:簡易方程(“總復習”第6、7題,練習三十二第9—11題。)

  復習要求:使學生更熟練地掌握用字母表示數(shù),表示運算定律、計算公式和數(shù)量關系;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

  復習重點:解簡易方程。

  復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填空。

  (1)王師傅a天做m個零件,平均每天做()個,做一個零件要()天。

  (2)17比a的3倍少多少,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3)商店運來18筐蘋果和x筐梨,每筐蘋果重a千克,每筐30千克。商店運來的水果和梨共重()千克。

  (4)5a-3a+2a的結(jié)果是()。

  2.判斷。

  (1)3a+4b=7ab()

  (2)2×3×x=23x()

  (3)22=2×2,33=3×3()

  (4)5x=0不是方程。()

  (5)長方形的周長是C米,長是a米,寬是(C-2a)米。()

  (6)a×l0=lOa()

  (7)種松樹a棵、柏樹b棵,種的松樹和柏樹是松樹的(a+b)÷a倍。()

  (8)從15里減去a與b的和,求差,用式子表示是15-a+b。()

  (9)方程5-3.2=3x與方程5=3x-3.2的解是相同的。()

  (10)35(x+5):35x+35×5()

  二、復習指導

  1.用字母表示數(shù)。

  (1)師出示P.136頁總復習的第6題,請學生按照題目要求用字母表示。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jié)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

  求工作總量C的公式:C=at

  2.解簡易方程。

  (1)師出示P.137頁第7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學生說一說:解簡易方程的依據(jù)是什么?解簡易方程寫時應注意什么?

  使學生明確:解簡易方程都是依據(jù)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阿關系。關鍵是弄清未知數(shù)在等式中相當于一個什么數(shù),然后再根據(jù)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來求解。求出解以后,還要對求出的解進行檢驗,看是否符合題意。解簡易方程在書寫時應注意:首先在方程的左下方寫“解”字,未知數(shù)x寫在等號左邊,上下等號要對齊,不能連等。

  3.列方程解文字題。

  (1)師出示練習題,生獨立完成。

  ①8.5減去4個0.875的差,除以一個數(shù),商是20,求這個數(shù)。

 、诒2.5的4倍少x的數(shù)是3,求x.

  (2)生做完后,指名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理解的。結(jié)合題目,教師說明:列方程解文字題,首先應設要求的數(shù)為x,(題目中出現(xiàn)了未知數(shù)x的可以不寫,)再把文字敘述的形式“翻譯”成含有未知數(shù)x的等式(即方程),題中怎樣敘述等式就怎樣寫,順序一般不要改動。列出方程后,按簡易方程的解法求出解來。

  三、課堂練習:練習三十二第9~11題。

  第四課時

  復習內(nèi)容:應用題(總復習第8~10題,練習三十二第12題。)

  復習要求:使學生掌握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正確地分析應用題中數(shù)量間的關系,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復習重點:分析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復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答:解答應用題的步驟是什么?

  先讓學生多說一說,然后教師板書:

  1.弄清題意,并找出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

  2.分析題中數(shù)量間的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3.確定每一步怎樣算,列出算式,并且算出得數(shù);

  4.進行檢查或驗算,寫出答案。

  二、復習指導

  1.分析數(shù)量關系,用不同的思路解答應用題。

  師出示總復習第9題。

  (1)指名學生讀題,并說出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

  (2)請學生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題。

  (3)學生做完后,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板書:

  解法一:72+72÷3×2

  解法二:72÷3×(3+2)

  2.復習行程問題。

  教師出示總復習的第10題。

  指名學生讀題,并說出第(1)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是什么,然后讓學生做第(1)、(2)題。

  學生做完后,教師啟發(fā)學生回答:解答第(2)題,需要哪些條件?第(2)題與第(1)題有什么關系?你們是怎樣解答的?

  使學生明確第(2)題是求每輛車各行駛了多少千米,知道了每輛車的速度,還要知道行駛的時間,所以要把第(1)題的問題作為第(2)題的條件。

 

  

 

來源:網(wǎng)絡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wǎng),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