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0 19:46:22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 語文教材 學習方法 自我介紹 填報指導
美讀傳情 自悟交流 說寫結合——蘇教版四年級《黃河的主人》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黃河的主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23課,是我國著名散文家袁鷹的一篇敘事性散文,原題《筏子》。本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層層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文章描寫了羊皮筏子上的艄公駕馭黃河的風采,贊揚了艄公憑著勇敢、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戰(zhàn)勝驚濤駭浪的無畏精神,贊譽他是“黃河的主人”。
課文是按照人們觀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規(guī)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細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順序來結構全文。
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學會本課8個生字,借助具體的語言情境理解有關語句。通過對課文的品讀,讀懂課文內容。
2、以學定教,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評價能力。通過觀看錄像,感受黃河的磅礴氣勢。
3、在朗讀中感受黃河風浪的險惡和艄公的勇敢、沉著和智慧,進而體會人類征服自然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本質力量。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即“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教學的難點是對黃河的認識,因為黃河離孩子很遠很遠,要借助媒體來突破這一難點;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也是難點。
教學準備:關于黃河、艄公、羊皮筏子圖片、文字資料及錄像片。
二、說教法
新理念下的教學過程是開放的,多元的,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本篇課文教學為了體現(xiàn)這一理念,大膽取舍文本,緊緊扣住文中的中心句,通過情境展示、自悟交流、說寫結合、情感朗讀等方法,使學生從黃河的磅礴氣勢,羊皮筏子的小而輕,乘客的談笑風生等方面來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鎮(zhèn)靜的風采。這樣,對課文的賞析就不是零碎的,使課文有了一個整體性。同時,以學定教、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等理念的滲透使教學更顯開放、活潑和創(chuàng)新。
三、說學法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對于小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為此我設計的主要學習活動有:
1、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自主學習,激活學生的思維;
3、運用圈、點、劃、注的方法感悟文本,走進文本,與作者產生共鳴。
四、說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本課時我準備圍繞“介紹黃河,板書揭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字詞,鞏固練寫”這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
一、介紹黃河,板書揭題
讓學生談談心中的黃河,聽老師介紹黃河,出示古人描寫黃河的詩句,讀一讀,初步感受黃河。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在這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充分的閱讀,在朗讀中自學生字,了解大意。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采用多種朗讀的形式,對文中重點字詞進行正音、理解。
四、學習字詞,鞏固練寫
示范“滾、磁、篙”的寫法,說說注意點。
第二課時
本課時共分六個模塊。
第一模塊:整體感知,初步感受黃河。
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后用一個詞語(最好是成語)說出黃河給你留下的印象。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黃河的氣勢之大。播放黃河萬馬奔騰、滾滾東流的錄像,領略黃河的氣勢,感受黃河的磅礴宏偉!在播放錄像的同時教師相機朗誦,激起學生的共鳴。
第二模塊:自讀自悟,感受皮筏的小、輕
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覺呢?讓學生通過讀一讀二至五小節(jié),邊讀邊把有感想的地方劃出來,寫一寫感受。然后交流各自的認識,教師適時點撥,老師點出“作者初見到湍急的黃河,為一驚,遠望鼓浪的橡皮筏子為之再驚,細看到筏上有人更驚”的觀察思路、認識思路,并用朗讀展現(xiàn)這種越來越驚的層次。(由遠而近)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是提心吊膽、驚訝、激動、興奮、吃驚。我把大量的時間放在指導學生朗讀。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我抓住了“啊”進行多元解讀,讀出其驚訝。“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怎么讀,如何讓學生讀進去。通過反復閱讀、評價的方式讓學生明白該怎樣讀好。
第三模塊:交換角色,感受艄公技術高超。
這樣小而輕的羊皮筏子,在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黃河上漂流,作者不禁提心吊膽,如果讓你坐在上面,你敢嗎?來讀一讀6、7小節(jié),體驗乘客與“我”形成的鮮明對比,反襯出艄公高超的駕筏技術。接著用一組排比句試問:羊皮筏子之所以能在湍急的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那是因為讀—— 之所以羊皮筏子能在洶涌的黃河上鼓浪前行,那是因為讀—— 之所以乘客能談笑風生,那是因為—— 讓學生連讀三遍“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一段,再現(xiàn)艄公高超的技藝。
第四模塊:抓關鍵句,深入感受“主人”形象。
以“皮筏上的乘客憑什么能談笑風生?”為切入點,了解那艄公憑什么贏得了乘客的信任?理解中心句“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能聯(lián)系6—8節(jié),說說對勇敢、智慧、鎮(zhèn)靜、機敏這幾個詞的理解。在理解詞語的同時,引導學生討論艄公會遇到的怎樣的困難,他又會如何克服,在此基礎上找尋艄公能克服這些困難的原因,深入感受羊皮筏子的艄公沉著穩(wěn)健、從容不迫的氣質及他那高超的駕筏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相機理解“如履平地”這一字!領略艄公風采后,齊誦最后一自然段,用作者的話贊美艄公。
第五模塊:讀寫結合,內化精神
剛才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黃河波濤洶涌、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了黃河主人勇敢鎮(zhèn)定的風采,此時,再活用語言和語言規(guī)律,進行極具個性色彩的言語實踐,用 “艄公,我想對你說——”寫一段話,用自己的話贊美艄公。
交流完畢,播放黃河錄像、歌曲,再次感受黃河的氣勢和黃河主人的風采。
第六模塊:延伸拓展,升華主旨
黃河上的艄公至今已是罕見,學生由于陌生,往往很難與自己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課外收集一些在與外界的挑戰(zhàn)中獲勝的人物,如航天英雄、登山運動員等,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這樣進一步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提出的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板書設計:
黃河 的 主人—— —— (艄公)
驚濤駭浪 如履平地 勇敢智慧
鎮(zhèn)定機敏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