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不驚的意思解釋及典故故事
來源:網(wǎng)絡(luò) 2009-06-21 15:35:06

寵辱不驚的意思解釋及典故故事
【成語】:寵辱不驚
【拼音】:chǒng rǔ bù jīng
【解釋】:寵:寵愛。 受寵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個人得失而動心。
【成語故事】:
范仲淹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慶歷新政”的代表人物。當(dāng)天被謫居鄧州之時,他卻從容處之,寫下“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這樣的句子。從范老夫子的這句話里,我們不難窺見一種自尊自強的人格魅力,一種淡泊名利的灑脫與機智。
《小窗幽記》當(dāng)中有這么一副對聯(lián):“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一幅寥寥數(shù)語的對聯(lián),卻深刻地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所應(yīng)該持有的態(tài)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做到了如此才能夠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個“看庭前”三字,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春夏與秋冬之意,而“望天空”三字則又顯示了放大眼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情懷;一句與卷云舒則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與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在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更表現(xiàn)了古人的曠達風(fēng)流。
寵辱不驚,可謂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門藝術(shù),同時還更是一種明智的人生智慧。人生在世,生活當(dāng)中有褒有貶,有毀有譽,有榮有辱,這是人生的尋常際遇,無足為奇。古人云:“君子坦蕩蕩。”為君子者,無妨寵亦坦然,辱亦坦然,豁達大度,一笑置之。得人寵信時勿輕狂,千萬不要忘記“賀者在門,吊者在閭”;受人侮辱的時候切忌激憤,猶記“賀者在門,吊者在閭”。如此清醒地去面對,就不難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做到這樣境界的人就能夠從容地面對生活和事業(yè)的種種考驗與磨難,就一定會實現(xiàn)人生的理想。古往今來萬千事實證明,對于所有那些成業(yè)有所就的人們,沒有一個不具有“寵辱不驚”這種極其可貴的品格。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說起來容易,然而要想做起來卻十分的困難。我們畢竟是凡夫俗子,紅塵的多姿、世界的多彩實在令大家怦然心動,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么能夠不憂不懼、不喜不悲呢?否則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人窮盡一生追名逐利,更不會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其關(guān)鍵是你如何對待與處理的問題。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生存價值,從來功名輸勛烈,心底無私天地寬。如果心里面沒有過多的私欲的話,又怎么會患得患失呢?其次,要能夠認(rèn)清楚自己所要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不要過分在意得失,不要過分看重成敗,不要過分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過,只要自己曾經(jīng)奮斗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評說又算得了什么呢?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才可以用寧靜平和的心境寫出那灑脫飄逸的詩篇。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xué)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xué)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數(shù)學(xué)天天練
- 小學(xué)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奧數(shù)練習(xí)題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xué)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xué)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xué)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