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將長生不老進行到底(2)
來源:中華遺產 2009-06-24 06:00:31

僅僅6個月后的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正月,漢武帝再次跑去東萊,住了幾個月還是沒見到神仙。他剛回去,公孫卿聲稱發(fā)現(xiàn)了神仙,漢武帝又匆匆趕到東萊,住了幾天,雖然見到的還只是大腳印,但他仍高興地封公孫卿為中大夫。此后,漢武帝多次來往于長安和東海之間,派船隊下海尋仙,催問下落。公孫卿勸漢武帝說,不必跑來跑去,俗話說心誠則靈,只要皇上心中有神仙,神仙自然會在恰當?shù)臅r候出現(xiàn);噬闲枰龅木褪嵌嘟▽m觀樓臺,等候神仙降臨。漢武帝覺得有道理,開始在全國各地大建宮觀祠壇,多次去名山大川進行祭神活動,還就近在長安修造了規(guī)模宏大的建章官,并在長安北部開鑿大池,取名太液池,在池中設蓬萊、方丈、瀛洲等傳說中的海上仙山的小島。
遺憾的是,除了給長安留下“政績工程”,在全國各地留下許多文物古跡外,神靈并沒有下凡來給漢武帝長生不老的仙藥。
漢武帝的一生,登高封禪做了,出海求仙做了,亭臺、宮觀更是勒緊褲腰帶造了,可除了看到幾個可疑的大腳印外,連神仙的影子也沒見著,著實做了冤大頭,得不償失。但漢武帝卻樂此不疲。
從心理上說,每個人都希望長生不老,永遠活在世上,對于貴有四海、享盡人間歡樂的皇帝來說,“萬壽無疆”四個字不僅僅是臣工們的頌詞,更是他們切實的追求;实垡彩侨耍袡嗬哺心芰ψ非箝L生不老的夢想。因此,任何人都不能批判皇帝追求長生不老。而漢武帝更是個“成功男性”,人長得帥,智商又高,把政治對手打得落荒而逃,把匈奴鐵騎打得哭爹喊娘,環(huán)顧宇內,唯他獨尊。他什么都有了,希望再上一層樓,還想再活五百年也是可以理解的。問題在于,這樣勞民傷財,驅使整個國家和天下的百姓來為自己尋找神仙、建造樓宇、采摘草藥,弄得天下不得安寧、怨聲載道,對國家發(fā)展大大有 害,就是皇帝的不對了。
之前,秦始皇辛苦締造的王朝就是因此被百姓推翻的。秦始皇是第一個皇帝,也是第一個熱衷長生不老的皇帝。漢武帝做的事情,秦始皇都做過,只不過國力所限,沒有漢武帝做的規(guī)模那么大。漢武帝沒做的,秦始皇也做了,如派術士徐福率領童男童女去海外求仙。漢武帝之后,皇帝們對長生不老的追求永不止步。道教出現(xiàn)后,皇帝們在秦始皇和漢武帝的做法上又增加了一條——煉丹,如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就追求永生,癡迷丹藥。
說起寵信道教,追求長生不老,唐朝的皇帝都比不上宋徽宗趙佶和明嘉靖帝朱厚熜。趙估崇拜仙道,自封為道宗皇帝,放下國家不管不問;朱厚熄到處搜尋靈丹妙藥,甚至摧殘宮女來煉丹,最后差點被宮女給勒死。嘉靖皇帝的孫子萬歷皇帝朱翊鈞更絕,干脆幾十年躲在宮中煉丹求仙,大臣們壓根兒沒見過皇帝長什么樣,見過的都是被召進去寫道教青詞的,誰寫得好誰就升官,嚴嵩就是因為寫了一手好青詞,做宰輔幾十年。
可見,中國帝王有著悠久的追求長生不老的傳統(tǒng),歷代百姓深受其害。
但有哪個皇帝長生不老了嗎?沒有。當皇帝最長的乾隆也沒活到一百歲。人總是要死的,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可能有長生不老的仙藥,智商不低的皇帝們難道不知道嗎?如果說他們一開始相信人能長生不老,那么多次受騙,付出了幾十年的無謂勞動之后,為什么還要執(zhí)迷不悟呢?
只有一個解釋:皇帝們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漢武帝的智商很高,他能識破江湖郎中們的騙局,更應該及時省悟才對,可他卻自愿在追求長生不老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漢武帝怒殺少翁后隱瞞了真相,放出話說:“文成將軍吃馬肝中毒死了。”之后又有騙子來,漢武帝怕他們知道少翁被殺的事情,解釋說少翁的死與自己無關。為什么?因為他還需要術士們繼續(xù)幫助自己實現(xiàn)長生不老的夢想。
當為夢想付出的成本越來越多,期望的日子就也越來越長,皇帝們對長生不老的神話就是“為了相信而相信”了。整個國家都被動員起來追求長生不老,就好像一部巨大的機器一旦開動就不能停止。漢武帝把太好的光陰都花在追求永生上面了,拜了神,花了錢、殺了人,甚至連閨女也嫁了,怎么就沒有結果呢?不會的,也許成功就在最后的五分鐘堅持。
我們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中也能發(fā)現(xiàn)許多類似的例子,如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越戰(zhàn)老兵群體對越南戰(zhàn)爭的評價最高,而且贊同戰(zhàn)爭的比例高得離譜。越戰(zhàn)老兵親歷了戰(zhàn)爭的殘酷,目睹了美國的巨額無效付出,怎么還會稱贊越戰(zhàn)呢?心理學家認為,老兵們把最旺盛的精力、最美好的時光和若干甜蜜的記憶留在了越戰(zhàn)之中,他們真正為越南戰(zhàn)爭付出了青春、汗水、鮮血和戰(zhàn)友的生命,因此內心不由自主地認同戰(zhàn)爭。
我們時常明知許多事情不可為而為之,也時常深陷某段情緒難以自拔。說這種心理是“賭徒心理”也好,說他們偏執(zhí)也好,總之全力追求永生的古代帝王們也受到這種心理的左右,巨大的付出讓他們產生了偏執(zhí)心理。漢武帝為什么深陷方士欺詐而不愿脫身,這就是一種合理的心理解釋。
漢武帝在生命即將結束的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正月,最后一次來到東萊。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年邁的他選擇了班師回朝,三月,聽從大臣田千秋的勸諫,停止求仙活動,罷黜全部方士。他的懺悔,可以看作是對古代帝王追求永生偏執(zhí)癥的一個極好總結:“昔時愚惑,為方士所欺,天下哪有仙人?盡妖妄耳!節(jié)食服藥,差可少病而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