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趣味樂園 > 歷史故事 > 正文

文壇武將蕭克:拿槍的手寫出文學巨著(2)

來源:故事匯 2009-06-26 05:59:27

智能內(nèi)容

  南昌起義后,蕭克隨部隊轉往廣東,在廣東揭陽湯坑和海陸豐地區(qū),起義部隊接連遭到數(shù)倍于己的敵軍埋伏,損失慘重。殊死戰(zhàn)斗了數(shù)天后,蕭克的連隊只剩下二十多人,最后還被打散了。無奈之下,蕭克只好轉移到湖南老家,回鄉(xiāng)組織發(fā)展基層支部。1928年1月,蕭克任宜章縣游擊隊長并參加了湘南暴動。

  在參加湘南暴動的部隊中,蕭克是第一個率部與毛澤東會師的。1968年“五一”節(jié),蕭克在天安門城樓見到了毛澤東。不曾料到,毛澤東回憶起了與蕭克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他緊緊握住蕭克的手說:“我們是在龍溪洞見面的,那時候,你們有多少人?多少槍?”蕭克回答說:“男女老少加在一起,有五六百人,六七十條槍,三百多桿梭鏢。”毛澤東聽后感慨地點頭說:“揭竿而起!揭竿而起!”

  大革命時期,蕭克就曾讀過毛澤東寫的《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為其中揭示的真理深深折服。與毛澤東見面后,毛澤東那軒昂的氣度、敏捷的談吐,都讓蕭克覺得無比欽佩。而年輕有為的蕭克也給毛澤東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長征時期,蕭克在一次戰(zhàn)斗中負了傷,躺在擔架上,毛澤東看到后馬上脫下自己的大衣輕輕蓋在蕭克的身上,深情地對醫(yī)護人員說,一定要盡快醫(yī)治好我們的“白袍小將”。

  蕭克率部上井岡山編入紅軍第四軍,先后任連長、營長、營黨代表、第一縱隊參謀長等職,參加了鞏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斗爭,他還親身經(jīng)歷了朱毛在井岡山的會師。蕭克第一次見到仰慕已久的朱德,是在寧岡礱市的龍江書院里,他激動地給朱德敬了一個軍禮,而后打量著站在自己面前的朱德,年約40來歲,身體健壯,面龐黑紅,神色慈祥。朱德握著蕭克的手熱情地說,“你的名字我早知道,你們干得好!”初次見面便如此赤誠相見,蕭克對謙和的朱德好感倍增。南昌起義前,蕭克并不知道朱德的名字。起義后,蕭克才從行軍布告中得知朱德常率第九軍所屬的三四個連打先鋒。后來,蕭克又陸續(xù)知道朱德是反袁護國軍高級將領,到西歐和蘇聯(lián)留過學,是共產(chǎn)黨員。這一切,都讓“朱德”這個名字在蕭克心中的份量越來越重。在一篇回憶朱德的《朱德之德》文章中,蕭克稱朱德是從辛亥革命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數(shù)十年間所產(chǎn)生出來的偉大人物之一,朱德之德,令人景仰。

  如今,南昌起義的硝煙已經(jīng)在歷史長空中散盡,參加過南昌起義的最后一位開國上將也走了,但將軍在戰(zhàn)火中成長的人生傳奇,給人們留下了不盡的回味。

  將軍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戰(zhàn)績赫赫”,最值得稱道的是被稱為中國當代軍事文學史中一部奇書的《浴血羅霄》

  在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帥中,很多人都是在革命軍隊中才逐漸開始學習文化,進而在戰(zhàn)爭中學會戰(zhàn)爭的。在戰(zhàn)爭年代,幾乎高小畢業(yè)的人就被冠以“知識分子”的名頭了。在這些將帥中,能詩善書的蕭克可以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儒將,正像斯諾前夫人在《中國老一輩革命家(自傳)》中所評價的那樣:“像周恩來、徐向前和毛澤東一樣,蕭克是中國人所稱的‘軍人學者’的再世。”  蕭克對文學創(chuàng)作一直非常有興趣。紅軍時期,蕭克在湘贛根據(jù)地寫過白話詩、小故事等,發(fā)表在根據(jù)地的報刊上。即使在長征途中,蕭克也不放過詩情勃發(fā)的時刻,硝煙尚未散盡,他就在山頭簡陋的指揮所揮毫賦詩了。一個久歷戎馬的人,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似不可思議,但蕭克說:“我從來沒有把這件事(指文學創(chuàng)作)看得那么神秘。”1985年底,蕭克從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的職位上退下來時,曾作詩自嘆:“既感事太多,尤嘆時間少。雖老不知疲,愈老愈難了。”這“難了”之事,指的便是將軍一生所喜愛的文學創(chuàng)作。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