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 ——《春宮曲 》
來源:第一范文網(wǎng) 2009-06-27 14:55:02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賞析】:
天寶年間,唐玄宗寵納楊玉環(huán),淫佚無度,詩人以漢喻唐,拉出漢武帝寵幸衛(wèi)子夫、遺棄陳皇后的一段情事,為自己的諷刺詩罩上了一層“宮怨”的煙幕。更為巧妙的是,詩人寫宮怨,字面上卻看不出一點怨意,只是從一個失寵者的角度,著力描述新人受寵的情狀,這樣,“只說他人之承寵,而己之失寵,悠然可會”(沈德潛《唐詩別裁》)。
全詩通篇都是失寵者對“昨夜”的追述之詞。“昨夜風開露井桃”點明時令,切題中“春”字;露井(沒有井亭覆蓋的井)旁邊的桃樹,在春風的吹拂下,綻開了花朵。“未央前殿月輪高”點明地點,切題中“宮”字。未央宮的前殿,月輪高照,銀光鋪灑。字面上看來,兩句詩只是淡淡地描繪了一幅春意融融、安詳和穆的自然景象,觸物起興,暗喻歌女承寵,有如桃花沾沐雨露之恩而開放,是興而兼比的寫法。月亮,對于人們來說,本無遠近、高低之分,這里偏說“未央前殿月輪高”,因為那里是新人受寵的地方,是這個失寵者心向往之而不得近的所在,所以她只覺得月是彼處高,盡管無理,但卻有情。
后兩句寫新人的由來和她受寵的具體情狀。衛(wèi)子夫原為平陽公主的歌女,因妙麗善舞,被漢武帝看中,召入宮中,大得寵幸。“新承寵”一句,即就此而發(fā)。為了具體說明新人的受寵,第四句選取了一個典型的細節(jié)。露井桃開,可知已是春暖時節(jié),但寵意正濃的皇帝猶恐簾外春寒,所以特賜錦袍,見出其過分的關心。通過這一細節(jié)描寫,新人受寵之深,顯而易見。另外,由“新承寵”三字,人們自然會聯(lián)想起那個剛剛失寵的舊人,此時此刻,她可能正站在月光如水的幽宮檐下,遙望未央殿,耳聽新人的歌舞嬉戲之聲而黯然神傷,其孤寂、愁慘、怨悱之情狀,更是可想而知的了。正是因為有見于此,前人評論此詩,多認為是詩人代失寵的舊人抒發(fā)妒嫉、怨恨之情的。王堯衢《古唐詩合解》云:“不寒而寒,賜非所賜,失寵者思得寵者之榮,而愈加愁恨,故有此詞也。”這些說法,盡管不為無見,但此詩的旨義乃敘春宮中未承寵幸的宮人的怨思,從而諷刺皇帝沉溺聲色,喜新厭舊。這種似此實彼、言近旨遠的藝術手法,正體現(xiàn)出王昌齡七絕詩“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不盡”的特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