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趣味樂園 > 詩歌鑒賞 > 正文

李端——《鳴箏》

來源:第一范文網(wǎng) 2009-06-29 09:45:16

智能內(nèi)容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賞析】:

  箏是古代一種彈撥樂器,即今稱“古箏”。“鳴箏”謂彈奏箏曲。題一作“聽箏”,則謂聽奏箏有感,就聽者立題。從詩意看,以作“鳴箏”為有味。這首小詩寫一位彈箏女子為博取青睞而故意彈箏出錯的情態(tài),寫得婉曲細膩,富有情趣。

  前二句寫彈箏美人坐在華美的房舍前,撥弄箏弦,優(yōu)美的樂聲從弦軸里傳送出來。“柱”是系弦的部件。“金粟”形容箏柱的裝飾華貴。“素手”表明彈箏者是女子。后二句即寫鳴箏女故意彈錯以博取青睞。“周郎”指三國吳將周瑜。他二十四歲為將,時稱“周郎”。他又精通音樂,聽人奏曲有誤時,即使喝得半醉,也要轉(zhuǎn)過頭去看一看演奏者。所以時謠說:“曲有誤,周郎顧。”(見《三國志。吳志。周瑜傳》)這里以“周郎”比喻彈箏女子屬意的知音者。“時時”是強調(diào)她一再出錯,顯出故意撩撥的情態(tài),表示注意到她的用心不在獻藝博知音,而在其他。

  清人徐增分析這詩說:“婦人賣弄身分,巧于撩撥,往往以有心為無心。手在弦上,意屬聽者。在賞音人之前,不欲見長,偏欲見短。見長則人審其音,見短則人見其意。李君(稱李端)何故知得恁細。”(《而庵說唐詩》)其見解相當精辟。

  此詩的妙處就在于詩人通過細致的觀察,抓住了生活中體現(xiàn)人物心理狀態(tài)的典型細節(jié),將彈箏女子的微妙心理,一種邀寵之情,曲曲寫出,十分傳神。詩的寫法象速寫,似素描,對彈箏女形象的描寫是十分成功的。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