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風貌
來源:網(wǎng)絡 2009-07-02 14:33:00

北冰洋地處高緯地區(qū),大部份海域海水全年都在零度或零度以下,因而,洋面上形成大面積的浮冰。每年11 月到次年4 月的寒季,多暴風雪天氣,廣闊無垠的洋面上,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片白色世界。7~9 月,氣溫較高,這時又是另外一派景象,緯度較南的海域,大部份已冰融雪化,露出海洋的本來面貌,一座座冰山和大小不等的冰島、浮水,順著上海流緩慢漂流,忽隱忽現(xiàn)。至于北冰洋的中心地區(qū),還是覆蓋著巨厚的冰層,它們并不連成一片,在冰塊之間,存在著冰溝和冰窟窿。據(jù)美國北極探險家研究,北冰洋的積冰正在逐年減少,預計10 至20 年內(nèi)將成為不凍的洋。前蘇聯(lián)的一些科學家也認為,太陽能和其他人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大氣升溫,將使北冰洋浮冰 “危在旦夕”。
北冰洋及其外圍地區(qū)有許多島嶼,其中最大的是格陵蘭島。格陵蘭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面積達217.5 萬平方公里,約有80%的地面被冰蓋覆蓋。冰蓋的面積約172.6 萬平方公里,體積達270 萬立方公里,是僅次與南極冰蓋的世界第二大冰蓋。冰蓋中間微凸,向四周緩緩傾斜,平均厚度為1500 米,最大厚度約3400 米。
北極地區(qū),每年有上萬座冰山從格陵蘭島、新地島、北地群島、加拿大北極群島等島嶼上的冰川斷裂下來,漂浮在北冰洋、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冰山的面積從不足1 平方公里至幾百平方公里,厚度自十幾米至幾十米,有的可達100~150 米,冰山中表面比較平坦的叫冰島,一般面積較大。冰山在海洋上浮流,影響水上航運。1912 年4 月14 日,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郵船“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頓駛往紐約途中,在格陵蘭以南觸冰山沉沒,死亡 1517 人,成為世界航運史上重大的沉船事故。但是,巨大的冰島又常常被用于建立浮冰漂流考察站,它們不僅可用來作北冰洋的科學考察,而且也可用于軍事目的(如為潛艇導航等)。
北極地區(qū)與遙遙相對的南極地區(qū)一樣,有著漫長的夜晚和無夜的白天。在漫漫的長夜里,有綺麗的極光,普照著單調(diào)的景色。北極地區(qū)是氣候奇寒,但是在這里,一些綠藻、褐藻和紅藻等海藻植物卻十分繁茂;北極熊、海豹、海象和北極角鯨以及魚類等海洋動物仍非;钴S。
在氣候惡劣、終年覆蓋著冰雪的北冰洋島嶼上,居住著愛斯基摩人。愛斯基摩人是黃種人。據(jù)說,他們的祖先是亞洲人,在3000 多年前,沿著北極地區(qū)遷移到格陵蘭,目前主要居住在地球上最北的嚴寒地區(qū)。估計,目前愛斯基摩人有8 萬多人,其中在格陵蘭島的約占55%,大多居住在沿海地帶,以捕魚為生。居住在北冰洋各島嶼上的愛斯基摩人,常常幾戶人家,在一所用漂木和圓石加上冰雪、泥土砌成的低矮而密集的公共小屋里,以防御嚴寒天氣,度過那漫長而黑暗的冬季。愛斯基摩人過著捕魚和打獵的傳統(tǒng)生活,以動物肉為主食,油脂作為冬季照明和取暖的主要燃料,馴鹿皮和海豹皮制成褲、靴和船、帳篷,還有工藝品。交通工具主要是狗或馴鹿拉的雪橇。隨著北冰洋島嶼和沿岸地區(qū)礦產(chǎn)資源的開發(fā),交通運輸?shù)陌l(fā)展,一些愛斯基摩人已參加工作,并定居下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