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07-09 12:56:38 下載試卷 標簽:相似 成語 閱讀 語文 自我介紹
巧理脈絡 強化積累——第九冊《金蟬脫殼》教學片段回顧
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成語,人們常用它來比喻用計逃脫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fā)覺。三國時,諸葛亮還曾用這個計謀使蜀軍避開了魏軍的追擊,安全撤回漢中。這個成語就是——
生:(齊讀課題)
師:文學和音樂是相通的。如果把第7課看作是一部完整的曲子,那么曲名是——
生:(齊讀課題)
師:課文的第一大段就像曲子的——引子(指板書),3、4、5自然段就是樂曲的第一樂章、第二樂章、第三樂章,第三大段呢,當然就是尾聲了。
……
師:引子部分最精彩的是哪一句呢?
生:(讀)
師:(出示“夜幕降臨”一句)這句話把后邊三個樂章的內(nèi)容都包含進去了,分別寫了金蟬脫殼的哪三步曲呢?
生:寫了蟬爬上樹、脫掉外殼、換上新衣的過程。
師:(根據(jù)回答在句子上標出序號,并在三個樂章后面相應板書:爬脫換)。
如果把里邊的字詞看作一個個音符,里面一定有最美妙的音符吧?你們找到了嗎?
生1:“鉆”和“偷偷”寫出了蟬又聰明又頑皮……
生2:“脫掉舊衣”、“換上新裝”是把蟬當成一個愛美的人來寫,很生動……
師:(在學生談到的詞語下邊打上點)這些音符是這樣美妙,我們把它們珍藏到記憶庫里好嗎?
。ㄉ懈星槔首x)
反思:
課文《金蟬脫殼》極其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啟發(fā)人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課文記敘脈絡清楚,適合引導閱讀想象,易于學生遷移運用。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把握整個篇章結構上的特點,本教例在課文結構與大型樂曲的結構之間找到了相似點,使理清文章思路不再枯燥無味,恰當?shù)谋扔鹘o了學生一個清新美好而深刻的感受,特別是將營造的音樂情境貫穿始終,在整堂課的教學中都反復強化,把用得精彩的詞語喻為美妙的音符,讓學生珍藏到記憶庫中,使學生在學語文的過程中也仿佛在音樂的殿堂中徜徉,享受著閱讀音樂文字的樂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