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2 09:21:57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
2006教海探航頒獎活動中,薛法根與青年教師同題上課《我和祖父的園子》。課后好評如潮:大道至簡,行云流水,機智幽默,真實有味,扎實高效……置身課堂聽課,如沐春風,我感覺當時的課堂就是一個快樂、自由、智慧生長的園子。這一方面緣于薛特那練達的課堂駕馭能力,更重要的還在于薛特對“語文是什么”課程性質的準確把握。我就想到,現在許多語文課頻遭詬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是目標不清、方法僵硬。語文的“園子”里應該種上什么,薛特的這節(jié)課無疑給了我們啟示:
一、字詞,從來都不應當是孤立的存在。
【情景】
。嵴n后)
師:課文預習嗎?讀了幾遍?
生答略。
師:能聽寫詞語嗎?
(生急急翻書。等學生抬起頭來)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課堂練習本來聽寫,我們寫三組詞語。請三個同學到黑板上聽寫,一人寫一組。帶書上去,不會的可以迅速地看看。
師:(有一定的速度,幾乎是一連串報出來的):第一組:蜜蜂,蝴蝶,蜻蜓,螞蚱。請你再寫一個同一類的詞語。第二組:倭瓜,黃瓜,玉米,韭菜,谷穗。每三組:摘花、拔草、下種、鏟地、澆菜。
。ê诎迳希“倭”寫錯了,“拔”寫成了“撥”,教師指點)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詞,你看是寫在哪一組里面去?——草帽。
。▽W生在思考,黑板上三位同學最終誰也沒有落筆)
師(問第一位同學):噢,你在下面寫上‘螞蟻’了,那“草帽”為什么不寫上?
生:因為它們都是昆蟲。“草帽”不是。
師: 啊對,“草帽”沒有翅膀。(轉對第二位同學)你為什么不寫?
生:我這一組都是吃的。(笑嘻嘻)“草帽”不能吃。
師:你夠饞的,是在飯桌上的?
生:是在地里長的。
師:在地里長的,叫什么?
生:莊稼。
師:“草帽”不是莊稼,不好寫在第二組。那這個詞應該寫在這三組羅。——你也沒寫?
生:我這一組都是干的農活,“草帽”不是農活吧?
師:不錯,老師的問題沒有攔住你們,那寫在哪兒呢?對,寫在另一邊。我們寫一寫(詳細指導右邊的“冒”,上寬下窄,上面里面的兩橫不能與兩邊相連)。
師:當我們把課文里的詞語分分類,記憶起來就方便多了。比如,我和祖父園子里的昆蟲可真多,有——(指黑板上的詞語)
生讀:蜜蜂,蝴蝶,蜻蜓,螞蚱。
師:園子里還長著許多的莊稼——
生讀:倭瓜,黃瓜,玉米,韭菜,谷穗。
師:我和祖父還一起在園子里干農活兒——
生讀:摘花、拔草、下種、鏟地、澆菜。
……
【賞析】
過去教學字詞,有一個說法叫做“掃清閱讀障礙”,意思是字詞教學零散瑣碎,是服務性的,而閱讀——也就是對課文的理解感悟才是重頭戲,是教學出彩的地方。于是字詞教學許多時候不為老師研究關注,往往只是課前讓學生自己預習,課后再來聽寫檢查,要求實在的字詞教學現實里反而是孤立、空洞的。看薛特的這個片斷,可說是匠心獨運,一次看似簡單的聽寫不僅檢查了預習,而且訓練了思維,有針對性地進行了難寫字的教授,這是怎樣的效率?更重要的是,由這三組詞語還自然牽引出課文內容的學習,園子里有什么,這是怎樣的園子?在園子里干了什么,這是怎樣的童年?就這樣,下面的課文學習不時回應聽寫的這三組詞語,于是因為這些詞語,課文的內涵有了形象根基;反過來,這些詞語也因為課文內涵的發(fā)掘,它們之間有了關聯(lián)、有了生命!
雖然我們不可能篇篇課文都可能如此巧妙地將詞語歸類(也無必要),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清楚,文章終歸由詞語構成的,抓住了關鍵詞語,也就可以由這些詞語擴句構段,在頭腦里復現整篇課文的內容。這就叫“綱舉目張”。所以,聽寫一組詞語,然后讓學生用這一組詞語去復述課文內容,教學效果的一箭雙雕我們應該不難理解。因為字詞從來不是孤立的存在,當字詞嵌入課文內容的組織中時,它也就活在學生的記憶中了。
二、朗讀永遠是課堂最美的風景。
【情景】
(正在學習這是個怎樣的園子,請一生讀第2段,讀得并不好,沒什么感覺)
師:第一個讀,能正確地讀下來了,不錯。獎勵你推薦一位同學讀。
生:(讀得很好)
師:你想聽聽同學們的評價嗎?
生:有感情,我們聽著,仿佛走進了那個園子。
師:你為什么讀得這么好?
生:因為我把自己的情感融進了課文里,我讀著,心里想象著那園子里的樣子,可能心進去了,也就讀好了。
師:真正有感情的朗讀都離不開想象,我們同學們也學著想象去讀。
生:(投入地讀)。
師:(觀察指名)你來讀。
生:(讀得搖頭晃腦)
師:感覺怎樣?讀得好都是有原因的,她的朗讀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生:她的表情很豐富,和課文所寫的內容很相配。
師:看來,想象朗讀,表情朗讀都是讀好書的法寶,也是學好語文的法寶。同學們再來試試吧。
生讀……
【賞析】
沒有讀書根基的深入哪有交流果實的豐美。對于小學生而言,朗讀不僅僅是手段,它本身就應當是重要的學習目標!當學生能夠把心放進去讀,讀出自己的想象世界,并在自己的表情上顯露出來,你說,學生對課文的內容與表達還有什么不能理解把握的?薛老師在這一節(jié)教學中,請你讀,指導學生怎么讀,經過幾個回合下來,學生已經完成了對課文的理解,所以下面討論這是個怎樣的園子時,一個個脫口而出:生氣勃勃、豐富多彩、無拘無束、溫馨……如果說指導朗讀是水滴石穿的功夫,這時的交流明顯是水到渠成的效果。這就是學習的效率。我們也看過許多課堂,討論總是在外圍打轉,不能深入,游離于文本,費了時,卻低效,這都是讀書不夠或不會讀書的表現。
與文本的初時相遇,不僅要有一定的時長,而且應當有思維、情意的參與。這顯然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做出必要的指導。這種指導應當是自然的。讀出什么、讀到什么程度作為教者心里應當有設計藍圖,只有如此,教師才能根據課堂呈現的讀書狀態(tài),靈活有方向地加以引導。應當說,薛特在課堂上的表現是很老到的,當請出的同學讀得并不理想時,批評無濟于事,于是讓這位學生推薦其他同學來讀,這也就有效利用了課堂資源。后面讓讀書有表情的同學來示范讀同樣是將自己的讀書要求通過這些同學“活生生的教材”感染傳遞給全體學生,并在模仿實踐中得到鍛煉培養(yǎng)。在家常課上,我們清楚班上每一個同學的讀書狀態(tài),我們更需要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鼓勵讀書能力欠缺的同學開口讀書,幫助他們在讀書進步的過程中樹立信心。當然,如果學生的朗讀還沒有達到自己理想狀態(tài),那就需要教師的范讀領讀了。過去有“書不讀熟不開講”的說法,我想現在我們也需要“書不讀進去不討論”的課堂追求。
三、領悟寫法與理解內容相伴相生。
【情景】
(初讀,學生從不同側面概括出園子的特點后)
師:我們再把課文默讀一下,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園子里“生機勃勃”寫出來的?“無拘無束”又是怎么表現的?“溫馨”、“豐富多彩”從哪些詞語流露出來?
(生默讀思考后)
師:讀著課文,你能體會作者的寫法嗎?哪些詞語、哪些句子你感覺很特別?
生:(讀片斷)從這里我能感受到園子里生機勃勃。作者寫花開、鳥飛、蟲子叫好像都跟人似的,有了生命。
師:一切都是活的。花開了,就像——(生接:花睡醒了似的),活了吧?鳥飛了,就像——(生接:鳥上天了似的),活了吧?蟲子叫了,就像——(生接:蟲子在說話似的),活了吧?。”這三個句子結構相似,連在一起叫——(生:排比)。
生:(讀片斷)這些寫倭瓜、黃瓜、玉米的句子也相似。
師:怎么個相似法?
生:愿意怎么樣,就怎樣。
師: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多自由。
師:(理解“謊花”后)黃瓜愿意開一謊花,(生接,就開一謊花);愿意結一黃瓜,(生接:就結黃瓜)。多自由。玉米呢?
生:(讀)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師:“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怎么不跟前面一樣寫成“它愿意長上天去,就長上天去”?
生:長上天去,這不可能。這樣寫我們感覺玉米生長多么自由。
師:變化,顯得自由。因為變化,讀起來也——
生:更美了。
。ń又涣鞣渥颖茸“小毛球似的”是多么可愛,交流大紅蝴蝶翩翩飛是多么好看)
師:我有個問題,作者說,這個園子里還有白蝴蝶、黃蝴蝶,樣子——(生:極。,不太——(生:好看),我就不懂了,“不太好看”寫它干什么?
生:襯托大的美麗。
生:自然。既有大的,又有小的,如果只有大的,就顯得單調了。
師:哦,有大的,有小的,有好看的,有不好看的,這就叫(指黑板上的詞)豐富多彩。
【賞析】
“這是個什么樣的園子,是怎么寫出來的?作者的童年生活怎樣?又是怎么表現出來的?”這是薛老師這堂課教學的兩大板塊。“得意而忘言”,對于成人閱讀沒什么不妥,但對于學生以語言理解和運用為目的的語文學習就不可小視。長期以來,“讀懂課文”一直是我們閱讀教學的主體,學習一篇課文似乎就是為了認識一個個人,了解一個個事件,獲得一個個的情感體驗。我們不否認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同時,對文章技法有所感悟,但這種“悟”的低效和不確定性我們也必須認識。薛老師在學生理解文本意義后,進一步帶領學生回望文本的藝術表達。在觸摸語言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形象,體驗情感。文本語言也在這種“言意”的轉換中沉淀、加溫。不是嗎?開始初讀課文后學生也許只是朦朧的感受到這個園子生機勃勃、自由自在、豐富多彩,但當又一次走進文本,審察中,他會感慨作者的語言表達是如此美妙奇幻:“花兒睡醒”、“蟲子說話”,整齊的排比句式,讓“一切都是活的”生機充分表達;下面寫無拘無束時,連貫排列的句式中插入變化,讓“自由”的感覺在這種語勢的變化中得到展示;還有寫蝴蝶那看似無心、實質有意的匠心筆法,給“豐富多彩”的園子涂抹上最美麗的色彩。
有一點,我們必須關注,這種領悟寫法的訓練應當與理解內容融為一體,不能機械割裂。對內容的深刻理解必然依賴對語言的欣賞,而語言的欣賞又自然地在內容深刻把握的語場下展開。
四、把動筆寫擠進去
【情景】
師:讀了這篇文章,我們知道作者就是要表現自己的童年生活多么——快樂、自由、幸福有趣。既然是寫自己的童年生活,那又為什么花那么多的筆墨來寫這個園子呢?
生:園子是他生活的環(huán)境。
師:一個沙漠的環(huán)境能有這么多快樂嗎?
生:有這么多昆蟲、莊稼等陪伴著她,她的童年生活才如此幸福有趣。
師:是的。(指黑板)看園子的這些特點、我的童年生活的特點,發(fā)現什么了嗎?
生:寫園子豐富多彩,襯托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
生:寫園子里莊稼自由自在,其實就是寫作者的童年生活自由自在。
師:這叫——(連線板書)借物抒情。
師:下面我們來做個練習。模仿作者寫倭瓜、黃瓜、玉米等手法也來寫作者在園子里生活的快樂、自在。開頭:我的童年生活是快樂、自由的。
。▽W生動筆構思時,提醒句式要有所變化。寫好后,提醒學生輕聲讀一讀,注意寫作有條理。后交流)
生:我想睡覺就睡覺,我想頑耍就頑耍……我想捅馬蜂窩就捅馬蜂窩,即使被馬蜂蟄上,臉腫成個大包,我也不哭。(笑)
生:爺爺(怎樣)……我就(怎樣)……爺爺抽煙,我就拿根黃瓜叨在嘴里當煙斗。
生:……我想澆菜就讓我澆吧,瓢一揚把自己澆成個落湯雞我也喜歡。一會兒又想追蝴蝶、抓蜻蜓,就讓我去吧。玩累了,就躺在地上。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我的心也藍悠悠的,又高又遠。(掌聲,這位同學很好地化用了課文中的語句)
【賞析】
課文寫園子和寫我童年生活兩方面內容從篇幅上看幾乎相當,作者為何花這么多的筆墨來寫園子,筆意如何?薛老師給學生引介了“借物抒情”的語文知識。隨著薛老師那優(yōu)美弧線的畫出,兩部分內容于是勾連一體。坐在下面的我不能不為之驚嘆,作者的含蘊筆法竟接著轉換為老師對學生進行語言的訓練的點睛之筆——課堂練筆:作者寫園子不就是寫作者的生活嗎?那就請你學習作者寫園子的語言去寫一寫作者的童年生活。這是語言納入后的應用,這是情意領會后的傾吐。學生在課堂上“用筆思維”,融會文意,展示想象,模仿語言,又有創(chuàng)造。他們自由自在地寫,生機勃勃地念,豐富多彩的表達是薛老師教學效果最好的注腳。
整體看來,薛老師從三組詞語聽寫開始,在朗讀理解內容中展開,在交流體會表達中深入,在練筆學習運用中作結。沒有虛高的思想跋涉,不見內容紛雜、花樣百出的課堂亂相,明凈的教學內容,明快的教學節(jié)奏,一切圍繞學習語言而進行,一切為了學習語言而進行——這是緊貼地面的飛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