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9 15:38:05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蘇教版 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們學會乘加、乘減的簡單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學生靈活思維的能力。
3、滲透“在解決一個問題時,要從多種角度去考慮”的觀點。
教學重點:
掌握乘加、乘減的實際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乘加、乘減的實際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1)2+2+2+2+3= (2)2×4+3=
3+3+3+1= 3×3+1=
2、問:這兩組口算題有什么區(qū)別,又有什么聯系?
二、新授
1、引入新知
出示實物:
教師依次擺出下面物體(也可以用磁貼代替)
擺一個盤子,然后在這個盤子里擺上4個桃子。如此重復3次.再擺一個盤子,在這個盤子里擺上2個桃子。
問:誰來說說,老師都擺了些什么,是怎么擺的?
問:誰能根據老師擺的這些物體,提出一個問題?
。ǹ梢蕴岢鲆粋這樣的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問:這個問題可以怎么解答?(討論)
(4+4+4+2= 4×3+2=)
分別說說這兩個算式的意思,請你與周圍的同學一起評價一下,這兩個算式各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
4×3+2=這個算式里,先算的4×3表示什么意思?
。ㄉ合人愕4×3表示前三個盤子里共有多少個桃子。)
2、發(fā)展提高
。1)出示例6 4×3-2=
。2)提問:這個算式應該先算哪一步?
。ㄟ@個算式應該先算4乘3這一步。)
這個算式該怎么讀?
(這個算式讀作:4乘3的積,再減去2,差是多少?)
。3)討論:這個算式你能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解答?
(方法一:先算4乘3得12,再用12減去2得10。
方法二:還可以先算4乘4得16,再用16減去2,再減去4 ,也就是用16減去6得10。
方法三:還可以先算4乘2得8,再加4減2,也就是用8加2得10。)
3、初步歸納
問:我們剛才所學習的這兩個例題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相同點:每一道題都有兩步;每一道題都是先做乘法。
不同點:例5是乘加的兩步題,例6是乘減的兩步題.
三、鞏固練習
1、3×2+3= 4×3+4=
3×2-3= 4×4-9=
2、(1)3和2相乘是(),再加17得().
(2)4個3想8加是(),再減5得().
。3)一個因數是4,一個因數是2,積是(),再加25得().
3、算一算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4、看圖列式
完成“想想做做”第1、3、4題
先讓學生獨立讀圖填空,再交流。
第4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列式計算。
四、歸納質疑
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課前思考1:
教師用實物擺放的形式引入例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說說圖意,再放手讓學生列算式,引導學生經歷由連加算式到乘加算式的過程。考慮到這是學生一次列乘加兩步計算的式子,因此,也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圖意逐步明確認識,要聯系現實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主動想到“可以先算3個4是多少,再加上2個”,從而認識到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如果有學生能由圖意想到乘減算式4×4-2,可以給予肯定,并要求學生結合圖意說清楚思考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生一并理解乘減算式的含義和計算方法。
如果沒有學生想到4×4-2的算式,那么在例題教學后,再出示“試一試”中的乘減算式提出來,引導學生先嘗試計算,再總結方法。也可以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聯系具體問題感受乘減算式的含義,掌握乘減算式的運算順序。
課前思考2:
例題的教學,教師其實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列式計算,然后根據學生列式的情況進行教學。如果學生只想到連加,教師要加以肯定,然后引導學生觀察算式,得出用乘加或乘減的方法計算。
教學中,要及時引導學生理解所列算式的含義,并根據對算式含義的理解確定運算順序。
課前思考3:
本課是在孩子學習了1-4的乘法及乘法口訣基礎上學習的,再加之孩子加法的經驗,應該說乘加混合的算式并不困難,關鍵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能正確地列出算式,另外知道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圖讓孩子再觀察的基礎上自己先列出加法算式,然后觀察算式,得出有幾個相同加數連加,并利用舊知識改寫成乘法,從而得出乘加混合的算式,計算只要老師強調一下,應該不存在什么問題。
課后反思1:
這部分內容根據圖意列出乘加、乘減算式并不難理解,學生能夠獨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作業(yè)中存在著問題是數錯的現象,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細心觀察圖的習慣。
學生根據情境圖列出乘加的算式并不難,只是在練習中遇到列乘減的算式時,不能正確地列出來。如4×3+2可以寫成4×4-2,這與學生的思維有關,他們對圖上存在的,直觀的都能正確把握。還不能進行假設,這需要在今后的學習中加強這方面(逆向)的思維訓練和培養(yǎng)。
課后反思2:
正如孔老師所說,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看圖把一個用乘加能算出題目,逆向用乘減來算,部分學生一下子就反應不過來,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時,可以采用一些小策略,比如有些學生實在弄不明白,我就請他們先把其中的一份先補滿,可以畫出來補的那幾個,然后用乘法算出總數,再去掉自己自己補進去的.就是一個連減算式了。
課后反思3:
1、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提供熟悉的,感興趣的事情作為教學的切入點。為學生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可觀察、思考的素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增加思維含量,啟迪學生思維。
2、注重教學的開放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還剩下幾條魚?”這個問題,教師采取了較為開放的教學形式,在充分觀察思考的基礎上各自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法,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思想。但學生的思維不活躍,一個班沒有一個小朋友提出第二種方法。
3、注重讓學生在不斷的體驗中提高,在不同的體驗中應用。通過練習體驗使學生學會觀察、思考。通過速算體驗,同桌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層次學生得到關注,通過組間評價、學生自評、教師點評,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