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蘇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三教“怎樣滾得遠?”

2009-07-22 16:37:17     

  又到了教學《怎樣滾得遠》的一課,這是一堂數(shù)學綜合實踐活動課。

  還記得以前教學的情景。

  第一次教學時,是新課程實驗開始的第一年,什么參考資料都沒有,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展開教學才有效。我們同備課組的老師先自己做了實驗,因為各種因素的干擾(比如滾歪了,比如碰到磨礬石地面的銅嵌條會被阻等等),忙乎了好一陣子,實驗數(shù)據(jù)的得出也不是很精確,實驗過程中我們老師自己都覺得很有趣,笑聲不斷。

  正式開始教學時,我特地準備了大膠帶圈。因為膠帶圈滾得比較遠,所以在演示做30 o的斜坡實驗時,我們來到走廊里,學生邊看、邊記錄。后來的45o、60 o斜坡實驗就由學生來做。

  這次教學過后,我感覺雖然課堂很熱鬧。但是,效果卻不好。因為走廊比較狹長,膠帶圈在滾動過程中,有時不一定沿直線滾動,當滾到學生腳邊時,學生笑著躲著,擁擠起來。學生光顧著看實驗,做實驗,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也不夠完全。

  第二次教學時,離第一次正好相隔一年。為了避免學生之間的擁擠和其他無關因素的干擾。我請幾個學生一起做,其他學生坐在教室里記錄數(shù)據(jù)。這樣一來,秩序是好了,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缺少了參加實驗的過程實踐,學生似乎只是在記錄、計算、比較。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沒有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失卻了實踐活動課的意義。

  怎么辦呢?教材安排這樣的實踐活動,目的是要讓學生用實驗的方法獲取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探索、發(fā)現(xiàn)斜面與地面成怎樣的角度時,圓柱形物體可以滾得遠一些。學生通過實驗經(jīng)歷探究問題解決的過程,不僅可以綜合運用有關角的度量、統(tǒng)計和計算等知識,還能從中體驗到實驗是研究問題的一種科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曾想過到室外活動。但是考慮到室外分組后,要求的場地更大,場地也不平整,要備齊幾組的木板、卷尺等材料也有一定難度。最后,還是決定放棄。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女兒抽屜里的吸管。于是,立即想到能不能用吸管來做這個實驗呢?我先自己試了試,把吸管剪成約二三厘米的圓柱形,用塑封的書做成斜坡,在桌上試了試,發(fā)現(xiàn)吸管最遠大概能滾六十多厘米。這樣的實驗,學生在教室里就能做。于是,我決定就用吸管代替膠帶圈做這個“怎樣滾得遠”的實驗。

  在課上的實驗中,我給每組準備了一段圓柱形的吸管。學生四人一組,分工合作,以桌面代替地面,以吸管代替膠帶圈,以塑封的書代替木板,開始了這個微型的實驗。

  實踐證明,這樣的微型實驗效果也很好。學生四人一組,人人有事做,個個是主人,他們搭的搭,滾的滾,量的量,記錄的記錄,忙得不亦樂乎。學生的主體性和實踐能力皆得到了體現(xiàn)。同時,沒有了老師的一廂情愿的指令性的操作,學生自己動手實踐,遇到問題討論、交流,發(fā)現(xiàn),直至得出結論,自始至終興致勃勃。課堂因為學生的參與而生動活潑,因為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顯示了數(shù)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魅力。
 

來源:網(wǎng)絡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wǎng),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