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2 19:46:52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自主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的筆算方法,學會估計商的大致范圍; 2、讓學生在計算中體會數(shù)量間相依互變的關系,通過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利用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yǎng)質疑和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的筆算方法難點:估計商的大致范圍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設計 :
教學過程:
一、復習豎式計算:
87÷30 42÷30
。1)指名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
(3)注意:商的書寫位置、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二、新授
。ㄒ唬┙虒W例題
1、出示圖,說說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個數(shù)學問題嗎?
2、該怎樣列式計算?(板書:420÷30)
3、引導估計
提問:在算出結果前你能先估計一下商大約是多少嗎?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估計情況。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估計的情況和方法。
組織學生全班交流,相機穿插提問:你是怎么估計出來的?學生可能的估計方法和結果:①每班分到的本數(shù)比10本多;②每班分到的本數(shù)比20本少;③商的范圍在10到20之間。
在學生估計的基礎上小結:看來420÷30的商是兩位數(shù),是十幾。
。ǘ┨剿鞴P算方法
談話:420÷30的商究竟是幾呢?我們可以進行筆算。
學生進行嘗試計算,教師巡視。
指名板演。
教師分析板演結果,同時穿插提問:
、偕1是怎么得到的?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強調是先用42個十除以30達到1個十,所以商1寫在十位上)
②余下的12表示什么?把個位上的0移下來后,120又表示120個多少/(注意強調第一次除后余下的數(shù)要和下一位合并在一起繼續(xù)往下除)
集體講評后讓嘗試計算錯誤的學生改正,然后同桌再互相指著豎式說說筆算過程,教師在指定幾個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驗算:學生獨立驗算,然后集體反饋,交流驗算方法。
。ㄈ┙虒W“試一試”,初步概括方法。
1、指名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2、集體講評,指名說一說筆算過程。
3、組織比較:觀察這兩道題,它們有什么不同呢?(它們的商一個是兩位數(shù),一個是一位數(shù))
提問:同樣是420除以一個整十數(shù),為什么一個商是一位數(shù),而另一個則是兩位數(shù)呢?(第1題是前兩位數(shù)夠除以除數(shù),所以商在十位;第2題前兩位不夠除,所以要用前三位數(shù)去除以除數(shù),因而商在個位上)怎樣辨別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夠除還是不夠初呢?
提問:這兩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學生回答后板書課題: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想一想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可以怎么計算?
先同桌互相討論,在指名概括,最后師生共同作比較完整的口頭概括:
、傧瓤幢怀龜(shù)的前兩位夠不夠除以除數(shù),如果夠,就先在商的十位上寫商,然后繼續(xù)除;如果不夠,就在商的個位上寫商。
、诔侥囊晃唬叹蛯懺谀囊晃坏纳厦妗
、塾鄶(shù)要比除數(shù)小。
、苡贸朔炈恪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要求分組完成 ,指名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比較:通過計算有何發(fā)現(xiàn)?說說為什么?(第一組題明確商首位的書寫位置、第二組題突出十位上寫商之后除到個位不夠除要商0)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①用小黑板出示,學生觀察。
、谥该f出每一題的錯誤之處。
③改正。
指定三位學生板演,其余在書上改正。
3、做“想想做做”第4題。
①學生獨立閱讀題目,理解題意
、讵毩⑻顚懕砀
③提問:觀察這張表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你的安閑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以下,然后在全班交流。
教師對學生的發(fā)現(xiàn)要給出相應的合適的評價。(學生的發(fā)現(xiàn)可能有:①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長發(fā)生變化,寬也發(fā)生變化,長變小,寬就變大;②面積不變,長輸以一個數(shù),寬就乘同一個數(shù))
4、做“想想做做”第5題。
、賹W生讀題,理解,分析題意
、诶蒙罱(jīng)驗解決,先估計一下買的多還是少?說理由。。
③列式解決 ⑴40×2=80(筐)
、800÷40=20(元)
20÷2=10(元)
800÷10=80(筐)
四、全課總結
提問:今天學習了什么?你有了哪些新的收獲?
五、課堂作業(yè)
“想想做做”第3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