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詩詞鑒賞——西江月秋收起義
來源:第一范文網(wǎng) 2009-07-22 20:00:15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
匡廬一帶不停留,
要向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
秋收時節(jié)暮云愁,
霹靂一聲暴動。
【注釋】
西江月:詞牌名,由李白《蘇臺懷古詩》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的詩句得名。
軍叫工農革命:當時國民黨的軍隊稱作“國民革命軍”,共產黨領導的起義隊伍就叫“工農革命軍”
。二八年五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五十一號--軍事工作大綱》才正式規(guī)定,“在割據(jù)區(qū)域所
建立之軍隊,可正式定名為紅軍,取消目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
旗號鐮刀斧頭:這是當時的軍旗。三三年改為鐮刀錘子,后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八一軍旗。
匡廬:原為“修銅”,即修水、銅鼓,江西省縣名。
瀟湘:原為“平瀏”,即平江、瀏陽,湖南省縣名。
【題解】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共產國際令中共在武漢召開緊急會議(八七會議)。會議批判了陳獨秀右
傾機會主義,并選舉了以瞿秋白為首的新領導集團。瞿要求各地組織暴動,開始了中共歷史上所謂的
瞿秋白“左”傾機會主義。毛澤東參加了八七會議,會后被中央派往湖南組織秋收暴動。九月九日,
駐在修水的原武漢政府警衛(wèi)團(團長盧德銘是中共黨員),安源煤礦工人,平江、瀏陽農民義勇軍聯(lián)
合舉行秋收暴動。毛澤東當時在銅鼓指揮平江、瀏陽農民義勇軍。暴動隊伍計劃先攻克平江、瀏陽,
然后從南北兩路包抄長沙,但在平江、瀏陽先后失利。九月十九日,隊伍退至瀏陽文家市,毛說服眾
人向江西萍鄉(xiāng)撤退。十月,暴動隊伍被毛澤東帶上井岡山。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