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蘇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教案3

2009-07-23 23:46:00     下載試卷     標簽:平行四邊形 蘇教版 五年級 面積 教案

  一、 教學目的: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探索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并通過實例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

  2、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三、教具:電腦、課件(CAI),實物投影,兩個平行四邊形的硬紙,剪刀一把。

  四、學具:學生每人準備平行四邊形的兩個,方格紙一張,剪刀一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鼓勵學生。

  師:王老師聽說四(1)班的同學特別棒,我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愿意)

 。–AI:出示十運會吉祥物金麟的形象)認識嗎?(金麟)這就是今年南京將要舉辦的十運會的吉祥物金麟,)為了使南京以更加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來迎接十運會,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綠化環(huán)境,連小動物們也行動起來了。一天金麟到小狗家做客,它們在一起商量著什么呢?同學們請看:(CAI出示一只小狗并播放錄音,出示商量的內(nèi)容)

  小狗說:“金麟,我家前、后面各有一塊空地,我想把它們綠化一下,但我不知道空地的面積各是多少,你能幫我嗎?”(CAI:出現(xiàn)兩塊不規(guī)則空地,書第42頁上面右邊的兩幅圖。)

 。ㄔu析:注重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shù)學化,培養(yǎng)學生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的思想。如課中聯(lián)系實際,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生活中鮮活的題材:十運會的吉祥物金麟引入綠化環(huán)境,再引出求圖形的面積。既激起了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又使學生體會到:原來這就是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世界、了解世界。使學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切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師:“這就是那兩塊空地,同學們,你能用學過的方法幫幫小狗嗎?(數(shù)方格)(CAI:覆蓋上方格)數(shù)方格時,不滿一格按?(半格計算)數(shù)第二幅圖王老師想請同桌兩位同學合作,一人數(shù)整格、一人數(shù)半格。數(shù)一數(shù)這兩個圖形各有幾個方格?(15個)。(CAI:閃動一個小方格,接著閃動各個圖形的方格換顏色。如果每一個方格表示1平方米,它們的面積各是多少?(各是15平方米)

  3、小組討論:不數(shù)方格,還有別的辦法嗎?

 。ㄉ1:把左邊凸出的部分剪下來,補到右邊凹進去的地方。生2:這樣就拼成了一個長方形。)(CAI出示剪拼的過程。)

  4、小結:

  先沿虛線剪下,再向左平移到缺口處,就將不規(guī)則的圖形轉化成了學過的長方形,這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即“轉化思想”。在今后的數(shù)學學習中會經(jīng)常用到。(板書:轉化)現(xiàn)在轉化成了什么圖形?面積怎么求?公式?

  5、到此為止,求平面圖形的面積用了兩種方法,第一種數(shù)方格求面積,第二種應用公式計算,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更簡便,為什么?

  6、觀察思考:小結:大家想一想,我們在轉化的過程中,圖形的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形狀變了,面積沒有變)

  轉化成什么圖形?(長方形)面積怎樣計算?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7、引入:今天我們就要用轉化思想來學習新的知識——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

  (評析:在數(shù)、算、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比較,讓學生初步領悟到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關系,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研究、比較,得出自己喜歡的方法。同時也滲透了“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為后面的學習研究作鋪墊。)

  二、教學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平行四邊形。(CAI)師:這是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請同學們拿出這個平行四邊形,你能告訴我它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師板書 )你能馬上說出它的面積是多少嗎?(18)怎樣算的?(用6乘3)為什么?(底乘高)你知道為什么用底乘高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研究的內(nèi)容。同學們大膽地猜想一下,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呢?(長方形),對不對?我們需要驗證。

 。ㄔu析:教師抓住契機,引導學生大膽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滲透驗證的思想。)

  2、引導發(fā)現(xiàn)。

 。1)下面我們就來做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實驗,請同學們拿出這個平行四邊形,在小組內(nèi)邊討論邊操作,看哪個小組研究得認真,完成得快!

 。2) 拼好的請舉起來讓大家看看是不是長方形。誰愿意把你轉化的方法告訴大家?(學生投影儀上展示)

  (3)觀察:你是怎樣剪的?這種轉化方法是沿著什么剪的?(都是沿著高剪的)為什么要沿高剪開呢?(這樣才能形成直角。因為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4) 教師演示:

 。◣熌贸鰞蓚平行四邊形),我這兒也有兩個平行四邊形,現(xiàn)在我把它們?(重合)說明什么?(這兩個平行四邊形完全一樣)請大家仔細觀察,同時思考一個問題: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這個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關系。(師動手操作)

  第一步剪: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剪下了一個什么?(直角三角形)

  第二步移:把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著底邊慢慢地向右平移。我是怎樣移的?(沿著平行四邊形的底平移。)

  第三步拼:直至拼成了一個?(長方形)

  (5)、我分了幾個步驟?(剪)剪下了什么?(直角三角形)、然后呢?(移)沿著什么平移?(底邊)最后呢?、(拼),拼成了什么圖形?(長方形)

  (6)、想看電腦演示嗎?(CAI演示剪、移、拼的過程。)

 。7)、你能像電腦演示的那樣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嗎?(能)好,請同學們把剛才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處,再重新操作一遍。(學生操作)

  3、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1)思考討論:

 、俎D化后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較,有沒有變化?為什么?(形狀變了,面積沒變)(CAI分別閃動兩個圖形的表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不會求,但是你們卻把它轉化成了一個已經(jīng)學過的長方形,如果我們把長方形的面積求出來,不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要求長方形的面積我們需要知道什么條件?(長和寬)(板書)各是多少?(長6寬3)為什么?(長就是底,高就是寬)面積怎么計算?(6乘3得18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18)為什么?(面積相等)

 、谑遣皇敲總平行四邊形都能轉化成長方形?都有這些聯(lián)系呢?我們需要驗證。想做這個實驗嗎?(想)請同學們自己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操作)

  要求:把這個平行四邊形也轉化成長方形,并填寫書第43頁的表格,再在小組內(nèi)討論,現(xiàn)在的這個長方形與原來的長方形有什么關系?(學生操作、填表、討論)

 。ㄐ『诎宄鍪緯43頁表格,指名多位學生填數(shù)據(jù)。)請同學們觀察表中的這些數(shù)據(jù),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底就是長,高就是寬,面積相等)(CAI出示書43頁的填空),學生填在書上,(CAI出現(xiàn)答案)。

 。2)討論得出: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長方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板書)(3)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長×寬)。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為什么?板書:

  因為 長方形的面積  =長×寬,

  所以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實驗看出:(屏幕顯示)我們可以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那么長方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同桌互說)

 。4)用字母怎樣表示呢,請打開書第44頁,自己讀一讀。(指讀師板書)

 。5)、問: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需要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高和底)如果給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你會求它的面積嗎?(會)

 。ㄔu析: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目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充分地動手操作的空間,每一次操作目的都很明確。

  第一次,猜想、嘗試: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猜想進行嘗試,動手剪、拼、割、補,動腦思考,進一步感知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關系。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真正地把學生推到了學習的主體地位。

  第二次,交流、思考:請學生介紹自己的探究結果,在實物投影上操作轉化的過程,并說一說怎樣想的。讓學生交流彼此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善于傾聽他人發(fā)言進行思考、取長補短的能力。

  第三次,觀察、思考:教師操作轉化的過程,對學生的發(fā)現(xiàn)進行整合,幫助學生整理出完整的過程,學生仔細觀察明晰步驟。

  第四次,觀察、比較:CAI再演示剪、移、拼的過程,既形象直觀、又生動,發(fā)揮了其它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學生再一次完整連貫地體會整個轉化的過程,進一步比較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明確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第五次,練習、比較:讓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再一次操作,邊操作邊觀察邊思考邊比較,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之間的聯(lián)系,并整理成文字敘述的形式。

  第六次,提問、驗證:提出是不是每個平行四邊形都能轉化成長方形,都有這樣的關系呢?讓學生自己剪一個任意的平行四邊形進行再驗證,從而得出結論引導出公式。

  培養(yǎng)了學生通過觀察、嘗試、交流、練習、思考、提問、猜想、驗證、比較等活動,自主探索求異創(chuàng)新的能力。)

  4、應用公式進行面積計算。

  (1)(CAI出示例題):一塊平行四邊形玻璃(如右下圖),它的面積是多少?

  解答后提問:你是根據(jù)什么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注意單位名稱是?

  5、指導看書,小結質(zhì)疑: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重點知識是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鞏固練習

  1、書第44頁的“練一練”,(學生自己讀題、再獨立完成、集體核對問清根據(jù)什么列式計算的?)

  2、書第45頁練習九的第3題。(同上)

  四、(CAI)以下練習共有三關,每闖過一關,屏幕就會出現(xiàn)一幅畫面,如果闖過全部四關,屏幕上將會向你展示一幅完整的畫面(十運會已經(jīng)建成的場館外觀和周遍的綠化結合圖。),向你表示祝賀。想闖過去嗎?(想)1、三個平行四邊形A、B、C中哪一個的面積是3×2=6(平方厘米)?(單位:厘米)

  2、求下圖的面積。(強調(diào)找準對應的底和高)

  3、為了迎接“十運會”,金麟打算在家門前的空地上開辟出一塊面積是24平方米的平行四邊形綠地,你能同時說出它的底和高嗎?有不同的嗎?看誰想出的答案多。

  最后教師在揭曉有關十運會所拍攝的畫面中以宣傳愛護綠化、保護環(huán)境,爭做“小小東道主”結束全課。

 。ㄔu析:體現(xiàn)了練習的趣味性和開放性,學生情緒高漲,課堂氣氛活躍。不僅鞏固了知識提高了能力,而且加深了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積極爭當“小小東道主”,為南京將要舉行的十運會獻一份力的意識。)

  案例總評:

  《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nèi)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 教材是主要的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所提供的僅僅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基本線索,如果一味的固守“教材決定論”,認為教材就是唯一的教學資源,生搬硬套地使用教材,利用現(xiàn)有的有限的教材對學生實施著以教材為本的數(shù)學教學,完全忽略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也放棄了學生在學習過程的主體地位,把教學進程限制于數(shù)學課本的教學之中,學生的學習目標只是為了會解幾道書上的習題而已,教材怎樣說教師就怎樣教。必然難以實現(xiàn)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數(shù)學學習。

  我們作為教師應該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利用各種教學材料以及數(shù)學課程可以利用的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使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采用靈活的方式,從多種角度、多個途徑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結構的學習資源,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提供更具現(xiàn)實性與挑戰(zhàn)性、探索性與人文性的豐富素材,賦予數(shù)學學習材料以生命的活力,讓學生自主建構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體系,且擁有高品位的數(shù)學學習過程,發(fā)展情感,生成智慧,使數(shù)學學習活動更具生命的價值。

  在本節(jié)課中我選擇了南京將要舉行的十運會為切入點,即對學生進行了十運會的宣傳,也很好的過渡到了知識點的教學上,在學生充滿興趣的氛圍中開始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變枯燥的圖形教學為學生感興趣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親身的實踐過程,在動畫演示和自己“動手操作中,學生都得到了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動腦解決一個又一個他們感興趣的實際問題的成功感,獲得了滿足感。在闖關的過程中、在畫面揭曉的過程中,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闖關的欲望,同時還進行了熱愛南京、以南京為傲的教育。在這節(jié)課的最后我對學生提出了倡議:愛護花草樹木、積極參加保護環(huán)境的活動“爭做小小東道主”。
 

來源:網(wǎng)絡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wǎng),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