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7 12:26:52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蘇教版 測量 數學
教學內容:教材60~61頁
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一些測量活動,掌握簡單的室外工具測量和估測的方法,并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1、學習用工具測量兩點間的距離。
2、學會步測和目測,體驗步測和目測的價值。
教學準備:卷尺、測繩、標桿
教學過程:
一、活動準備
1、檢查學生所帶的測量工具,各小組進行調劑。
2、明確室外活動的程序與要求。
二、室外活動
1、測量地面上相隔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
。1)討論:如果要測量操場的長,但是沒有這么長的卷尺,怎么辦?
。2)怎么分段測量?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標桿)
怎么用標桿測定比較遠的距離?
讓一個小組示范,其他同學評議。
。3)各組測量,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要確保新加入的標桿與兩端的標桿在同一條直線上。相鄰標桿之間的距離要恰當,要保證能用卷尺或測繩等進行直接測量。
2、學習步測
。1)指出:沒有測量工具或對測量要求不十分精確時,我們可以用我們的腳步進行測量,也就是步測。
。2)如果步測一段距離,我們需要知道什么?(一步的長度,走的步數)
(3)估計自己一步的平均長度是多少?
(4)我們可以通過測算得到自己平均每步的長度。想想看,怎么測算比較準確?
引導學生測算自己一步的平均長度:讓學生在50米上的跑道來回走幾次,記下每次走的步數,然后算出平均走的步數,再算出平均每步的長度。
。5)根據自己的平均步長,步測學校操場的寬,再用工具測量,看看與步測的誤差有多大。
3、學習目測
。1)在100米的跑道上,每隔10米插一根標桿,然后到一端看看10米、20米、30米……的距離各有多遠。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