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04 13:42:21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教材分析:
課文主要講述了劉伯承到一家外國診所做眼部手術,拒絕使用麻醉劑,為他做手術的外國醫(yī)生沃克稱他為“軍神”的故事,贊揚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嚴酷的革命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鋼鐵般的意志。本文以“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為序組織材料,以人物對話為主線,推動故事向前發(fā)展,并通過對人物語言和沃克醫(yī)生神態(tài)、情緒變化的描寫來表現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劉伯承的鋼鐵意志,既是本文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學情簡析:
通過預習,學生對故事內容已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這個故事發(fā)生在1916年,劉伯承率軍討伐袁世凱時,他為救一位戰(zhàn)友不幸重彈,子彈從他的頭顱飛進去,右眼眶射出來,為了能繼續(xù)帶兵打仗,取得革命的勝利,他在手術時拒絕使用麻藥,忍受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由于學生缺乏對這方面內容的了解,所以也就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品質。這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教學目標:
1、結合課文中描寫劉伯承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詞句感受他鋼鐵般堅強的意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劉伯承在不用麻醉劑的情況下接收眼科手術的故事,能按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的順序復述課文。
教學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我制定了以下四個教學板塊:
一、從課題入手,對關鍵句質疑
1、出示課題,自由讀讀,說說你發(fā)現今天的課題和平時有什么不同?
2、課題上多了雙引號,這說明“軍神”這個詞語摘自某人說的一段話。讀文找到沃克醫(yī)生稱贊劉伯承的語句。
3、對這句話進行質疑
說明:閱讀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生在預習基礎上,已能大致說出故事內容。抓住關鍵句引導質疑,引起學生進一步思考,“劉伯承為什么是塊會說話的鋼板?為什么被稱為軍神?”
二、整體讀文,理清脈絡
默讀課文,找到寫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這三部分內容,并做上記號。
說明: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有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同時,也是為按“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的順序復述課文做好鋪墊。
三、深入學習,體會劉伯承堅強的具體表現
1、讀讀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這三部分內容,找找在手術的不同階段,劉伯承各是怎么表現出他不同尋常的堅強的。
1)手術前:第三節(jié)中劉伯承平靜地說:“先生,眼睛離大腦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神經。而我,今后需要一個清醒的大腦!”這句話是個重點。首先請學生查查字典,說說什么是“麻醉劑”?它有什么作用?其次補充資料:眼部是人神經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因而特別敏感。可以和學生的生活體驗相結合,說說當你眼里進沙子的時候會有怎樣的感覺?再與文中的劉伯承堅持不用麻藥,任憑醫(yī)生一刀一刀割去爛肉的行為產生強烈的對比,最后引導學生結合劉伯承的資料思考他為什么堅決不肯用麻藥?僅僅是為自己考慮嗎?通過這三個層次的推進,使學生體會到劉伯承的堅強,從而對他產生敬佩的心情。
2)手術時:第7節(jié)主要抓住劉伯承的表現:“緊緊攥住、青筋暴起、嶄新的墊單被抓破”
這些動詞說明疼痛的程度很深,可以說是難以忍受,而他仍一聲不吭。
3)手術后:“七十二刀”
“七十二”這個數字具體地說明了割的刀數之多,時間之長。學生可以再次聯系第7節(jié)中劉伯承手術中的具體表現,再次體會無麻藥手術的漫長、痛苦。
2、引讀這些句子
3、指導讀好沃克夸獎劉伯承的句子
說明:這里的學習主要是抓住描寫劉伯承怎么說、怎么做的語句展開的,這些句子并不是單獨孤立的,而是互有聯系的,教學時要把這些句子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學生對這些語句的品、讀,教師的引,使學生能聯系前后內容,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通過朗讀體悟劉伯承鋼鐵般堅強的意志。
課堂教學中的資料補充必須適當、適切,應避免脫離文本,盲目補充的現象。在理解“不用麻醉藥意味著什么?劉伯承為什么堅持不肯用麻醉”時,我根據學生對麻醉藥的了解很少,對劉伯承也比較陌生的情況,補充了相關的資料,幫助學生了解麻醉藥的作用、當時的戰(zhàn)爭背景和劉伯承所處的位置,拉近了學生和課文內容之間的距離,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體悟人物的品質。
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按照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的順序講講故事
1、師生配合分角色讀讀課文,再次理清故事內容
2、按照順序復述課文
說明:在對重點句子的品讀之后,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按順序進行復述。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