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趣味樂園 > 班主任 > 班主任工作總結(jié) > 正文

班主任工作中的“糊涂”藝術(shù)

來源:網(wǎng)絡(luò) 2009-08-31 08:40:23

智能內(nèi)容

  有的班主任教育學生時喜歡下斷語,十分看重教育的清晰性,認為只有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答案,學生記住,才算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其實,對于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與其簡單地評判對與錯,不如用“糊涂”方法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自行解決,這樣反而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恰如其分地運用“糊涂”藝術(shù),不僅可以避免使自己陷入繁雜瑣碎的事務(wù)堆中,而且可以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于這種“糊涂”藝術(shù),不少班主任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筆者總結(jié)歸納其經(jīng)驗和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在征求學生建議時“糊涂”

  某校開展環(huán)保評比活動,要求每個班級建一個“綠色墻角”。有位班主任是這樣做的:他先在班會上向?qū)W生宣布學校的要求,然后裝出一副江郎才盡的模樣,聳了聳肩說:“唉!我知道同學們很想在這次全校環(huán)保評比活動中取得好名次,可我對建這個‘綠色墻角’是‘外行’,不知道怎樣做才能拿第一……”老師話音未落,全班學生已開始熱烈討論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獻計獻策,最終得出一個最佳方案。從表面上看,這位班主任說自己是“外行”,好像自己對建“綠色墻角”十分“糊涂”,其實他的真正用意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揮才能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鍛煉才干,培養(yǎng)其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造意識。同時,學生主動參與這樣的活動,也有利于促進良好班集體的形成。

  二、在學生偶爾犯錯誤時“糊涂”

  古人云:“責人要含蓄,忌太盡;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太真。”學生一旦有過錯,最怕班主任點名批評,尤其是對偶爾犯錯誤的學生,班主任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上綱上線地數(shù)落起來沒完。班主任可以有意識地裝裝“糊涂”,讓學生自己去反省、去思考。這樣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有利于啟發(fā)他們進行自我教育,激勵他們自覺改正錯誤。有位學生,一貫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從不遲到早退,可是,一天早上卻遲到了。按照慣例,應在全班點名批評,但班主任卻沒有這樣做。學生們議論紛紛,說班主任偏心眼。第二天放學后,那個遲到的學生主動來到辦公室,很內(nèi)疚地說:“老師,您忘記點名批評我了。”班主任裝著什么也不知道的樣子說:“哦,是嗎?我忘了。因為在老師的記憶中,你是從不遲到的。”這位班主任假裝自己忘了,讓其他學生去議論,促進犯錯誤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改正,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這位班主任的糊涂裝得巧。這樣做引發(fā)的“自責”,往往能變成學生改正錯誤、奮發(fā)向上的動力,從而產(chǎn)生對班集體的責任感和義務(wù)感。

  三、在處理師生人際關(guān)系時“糊涂”

  美國教育家卡耐基說:“一個人事業(yè)成功,人際關(guān)系占85%,而專業(yè)知識僅占15%。”班主任要取得教育工作的成功也大致如此。班主任不僅要與任課教師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更要與學生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在師生交往中,班主任也可以運用“糊涂”藝術(shù)。一位頗有經(jīng)驗的班主任在談及自己管理班級的成功“訣竅”時說:“做班主任,有時需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就是一種“糊涂藝術(shù)”。比如說,班主任在與學生交往中,對于學生的一些無傷大雅的個人癖好、生活瑣事,不妨“閉一只眼”,淡化教師身份。同時,班主任要具有“心理移位”的能力,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感知、體驗和思索。這樣更有利于拉近師生關(guān)系,使學生備感教師可近、可親、可敬,“親其師而信其道”。

  四、在解答學生問題時“糊涂”

  學生思維活躍,喜歡爭辯,有時會為一個小小的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常常要找老師評說。遇到這種情況,班主任不妨“糊涂”一下,用彈性大、外延寬泛的模糊語言提示學生,如“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什么?根據(jù)是什么?”“你的思維不錯,請再考慮一下,有沒有別的捷徑可走?”把學生引至“心欲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境,再予以適當?shù)狞c撥,使學生豁然開朗,以創(chuàng)新精神吸取知識、運用知識、發(fā)現(xiàn)知識。因此,在給學生解答問題時,班主任不要急于下結(jié)論,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五、在處理偶發(fā)敏感事件時“糊涂”

  班主任有時會碰到意想不到的突發(fā)事件,處理不當會導致不良后果。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教生物的鄉(xiāng)村女教師,領(lǐng)到了一臺盼望已久的顯微鏡,她把顯微鏡放在教室的角柜里。一天,學生們發(fā)現(xiàn)顯微鏡不見了,便跑去問老師怎么回事,老師說不知道。于是班長組成了一個“偵察小組”,經(jīng)過“偵察”,他們覺得彼佳最可疑,于是星期天午后去彼佳家偵察。剛進門,他們便看到彼佳正在聚精會神地用那臺顯微鏡看什么,人贓俱獲。他們不由分說就把彼佳和顯微鏡一起帶去找老師。一進老師家的門,就吵嚷著說是彼佳偷了顯微鏡。女教師見這架勢吃了一驚。女教師了解到發(fā)生了什么事后,她冷靜一下,像是忽然想起來似地說:“哎呀,這顯微鏡是我借給彼佳的,我怎么忘記了!”彼佳愣愣地說不出話來。教師表揚了這幾個小偵察員,又囑咐他們以后不要這樣魯莽地對待同學。這是一位前蘇聯(lián)教育家在回憶他童年的老師時所寫的一件事。這個彼佳就是這個教育家。他說:“由于教師以模糊方法處理這件事,使他沒有陷入抬不起頭的窘境,也使他更加痛恨自己的失誤。”正是“糊涂”藝術(shù)起到“帆揚五分船便安,水注五分器便穩(wěn)”的教育效果。

  六、在給后進生獎勵時“糊涂”

  大多數(shù)班主任習慣于獎勵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這是必要的;但是對后進生獎勵得少、懲罰得多,則會使后進生越來越落后。蓋杰和伯令納在《教育心理學》中指出:“有時,教師忘記了他們對于學生的評論是多么重要。我們看到一些老師從不對學生說一句好話,這種行為是不可原諒的!”因此,班主任對后進生的缺點不要明察秋毫,時時刻刻念念不忘,而是要模糊一點;同時,要改變過去“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思維定勢,在每一時刻、每個地方、每件事情上清楚地看到后進生的進步和閃光點,哪怕只有點滴的進步,也要予以獎勵。獎勵著眼于發(fā)展,著眼于未來,可以激勵后進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促使他們實現(xiàn)由“幫助成功”到“嘗試成功”乃至“自主成功”的轉(zhuǎn)變。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