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不好的學生VS不會教的老師(一)
來源:網絡 2009-09-01 17:42:56

主持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最早是老教育家陳鶴琴說的。之后,被老師們廣泛引用,而且出現(xiàn)了一些與這句話類似的說法,“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稱職的老師”,等等,表達的都是同一意思。通俗一點說就是教師和學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廣泛引用的同時,也引起了眾多的爭議。到底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話?
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賀 杰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我早就聽說過,讀大學的時候,我也是這句話的崇拜者,我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墒钱斘易呱狭斯ぷ鲘徫,我的想法完全變了,盡管我還是把這句話作為我努力的方向。
首先,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一般來說?從學生身上就可以想像出他們父母是什么樣的?這是我的實踐經驗。我自己也有這樣的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fā)現(xiàn)我越來越像父母。但是,我們沒有誰會像自己的老師。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性格、行為習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常常聽到有老師說:有的孩子好動,有的孩子調皮?梢哉f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的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講,孩子的成材,父母起決定性的作用!
其次,不要忽視了教師也是普通的“人”。我們常?吹竭@樣的報道,說有的老師對孩子采用了暴力,而這些老師往往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老師。這是為什么?其實老師也是人,他們也有喜怒哀樂。試想,老師在上課,后面坐的都是領導,可能這堂課會決定這個老師以后的命運,可是有的學生偏偏不聽話,老師能不生氣嗎?我曾經為這些老師抱不平:不用說,這些孩子肯定是調皮的不得了。誰天生就是壞脾氣?誰不知道打孩子是犯法的?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也深知那位教育家說這句話的意思。我也了解他的一片苦心,他是教育的理想主義者,他渴望我們能形成這樣的局面,可是他沒有想到這句話以后成了別人指責教師的一句話。那么這句話到底有沒有意思呢?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我只能這樣說: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無論我們如何努力,肯定有教不好的學生。所有的學生成績都好,我估計目前還沒有人能夠達到;如果是道德品質好的,我們要努力用我們自己的行為去感染他們,我們不奢望我們的學生都成為棟梁之才,但是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雖然我們不能做到“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雖然我覺得不能用這句話來苛求每一個教師,但是,作為一個教師,每天晚上坐下來反思自己,用這句話來督促自己,對自己何嘗不是一個提高和促進呢?
質疑“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焦照峰
幾年前,聽到“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時,頓覺慚愧和震撼。慚愧的是,原來那些幾乎個個都可以成材的學生到了我手里,并沒有達到這個目標;震撼的是,懂得了學生學不好,原來是教師的責任。所以,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用心,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成材,絕不能做不能教“好”學生的老師。 過了一段時間,我就對這句話逐漸產生了懷疑。
首先是對這個“好”字的理解,什么是“好”?“好”的標準是什么?品德好是好,學習好是好,身體好是好,具有審美的意識和能力是好,愛勞動也是好,究竟是按照哪一點來衡量教師所做的工作是好還是不好呢?我想,不同的學生及其家長對老師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學生追求的目標也應該是不同的。學生及其家長要求教師把學生教好,最強調的是學習,其次是品德。而教師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首先要進行的是品德教育,即做人的教育,其次才是傳授知識。我想,大部分人在把握這個“好”的尺度時,也很容易單純地認為把學生的成績提高了,就算是把學生教好了。認識上的這種錯誤,往往導致對老師的工作的評價不能做到全面、客觀和公正,這樣,就使許多老師因沒有完成提高學生成績的任務,而成為“教不好”學生的老師。
其次,按說人一生下來,智力、能力的水平相差并不是很大的,盡管有的人父母的遺傳基因比較好,但兒童的智力水平并沒有天壤之別。后來,在幼兒時期,有的接受的教育好一點,有的差一點,就形成了一點點的區(qū)別。進入小學,受到的教育再有點差別,區(qū)別就有可能大一點。小學畢業(yè)以后,進入初中,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其實已經具有了較大的差距。到了高中階段,有的人學習起來如順水推舟,有的人則如負重爬山,最終有的考上了大學,有的就考不上學了。在人們看來,考上學的就是成材了,就是被教好了,反之,就沒有成材,就沒有被教好。由此可看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習就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如果有誰希望有某些“高明”的老師,可以一日之內點石成金,那是很不現(xiàn)實的。
還有,每個班級的學生都比較多,這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一個難題。一兩個學習差的學生還可以得到有效的幫助,快速提高成績。假如一個七十人的班級中,全班有一半的學生連“九九乘法表”還背不熟練,卻硬要教師教會每一個孩子都掌握“牛頓三大定律”,那么,即使是老師累死,也無法保證每個學生都學會。尤其是現(xiàn)在,學校之間的競爭相當激烈,升學任務的壓力又相當大,學校也好,教師也好,很難有那么多的精力給基礎差的學生“補課”,這樣造成“教不好的學生”就不奇怪了。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領導講話時愿意使用,學生愿意說。老師有愿意聽的,也有不愿意聽的。愿意聽的,把它當做是不斷激勵自己奮斗的精神力量;不愿意聽的,知道自己即使再努力,也無法實現(xiàn)人人成材的目標,因而對這句“名言”持懷疑態(tài)度。?
質疑“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馮 梅
我沒有研究過這句話最初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提出來的,想必自有它的道理,但如果單獨分析這句話,它卻是站不住腳的。
如果具備全方位理想的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機制,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或者如蘇霍姆林斯基那樣說“每一位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應該是沒錯的,也就是說,如果有沒教好的學生,那一定是教育的某個環(huán)節(jié)或者環(huán)境出了問題。但是后面半句話卻用一個“只有”把所有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這顯然是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
“教不好的學生”出現(xiàn)了,是不是教師的責任?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去教育好每一位學生,但不是只有教師的努力就能教育好每一位學生的。影響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如同一番話在同一場合同時說給幾位同學聽,他們接受到的教育信息應該是一樣的,但被他們自己詮釋和處理之后,最后成為他們各自知識體系的一部分的東西就大不相同了,得到的情感體驗也可能不同,這里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內因。再如,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這樣的事例很常見:一位原本非常不錯的孩子,由于家庭變故,父母失和,一下子變得神情落寞,反應呆滯,甚至成為問題少年,這就是家庭教育的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另外,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及學校教育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成為影響教育效果的負面因素。所以,會教的教師也會有教不好的學生。我不知道有誰敢宣稱自己手下從來沒有出過沒教好的學生。若是按這句話中“教不好的學生”與“不會教的老師”的邏輯關系來推理,那就可以肯定世界上沒有會教的老師了。上帝也不是萬能的,他就沒有教好亞當和夏娃。所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教不好的學生”不可避免。
當你準備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來指責別人的時候,請先用你自己的矛去刺穿你自己的盾;而若你準備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那么,我向你致以我最誠摯的敬意,并輕輕地道一聲:“善待學生,也需要善待自己。”
“教好”是一個過程
陳洪強
老師對“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深惡痛絕,就是因為對它做了絕對化的理解。
曾有一位老師問我對這句話如何理解,我說這句話本身沒什么錯。但所謂“教好”學生是相對的——只要他比昨天有進步,就是“教好”:“教好”學生又是一個過程,有時需要幾年的時間。不是說哪位“名師”上了一節(jié)課、談了一次話,就能把一個很差的學生“教好”——變成一個很優(yōu)秀的學生了。因而也不能說今天沒把某個學生“教好”,你就成了“不會教的老師”了。
我更贊成這樣的提法:“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也沒有教不好的老師”。“教好”的老師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一位老師如果不斷學習進步,今天沒把學生教好,注意總結反思,明天就會有所進步;每天都有所進步,怎么能不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呢?
老師沒有理由放棄任何學生
嚴 凌
我同意“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這句話。
對于老師,我并沒有太多的好感?原因就在于我并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的很多老師,總是標榜自己:我們對待每一個學生都是公平的,我們沒有放棄過任何學生。事實真的如此嗎?
記得有一位曾經教過我的老師,在講我們班上一些調皮的學生時說:“你們自已有沒有一點自知之明?你們是白癡還是頭腦不正常?你們以為讀書是為我讀嗎?為什么不能像別的同學一樣好好學習?同樣是人,你們就不行嗎?”他讓“好生”坐在前排,“差生”坐在后排,“差生”、“好生”分班……等等。“差生們”并沒有放棄自己,是老師放棄了他們,總是以不同的手段變相地打擊著他們的自尊,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的他們,怎能夠心不生怨?有幾人能不對學習產生厭惡?
有些老師總喜歡把一些學生定義為“不合格”的學生,以此作為他們放棄學生的借口。為了升學率,竟然勸說有些學生不要參加考試。如果老師們肯把對好學生的耐心分一點給所謂的“差生”,把對好學生的愛分一點給所謂的“差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何況只是一群活潑、調皮、天真、有些叛逆的學生?有了老師的關心與愛護,我想他們就不一定是“差生”了。
每一個學生都是可愛的,“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老師們該好好思考一下這句話,這關系到一個老師的職業(yè)道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