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1 23:26:13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一)教材內容
“數一數”是義務教材“準備課”中的內容,老師們都有印象,義務教材的準備課中包括:數數、認數、分類、比多少和寫字的準備等一些內容,由于課程標準中強調比一比和分類兩部分內容,我們在實驗教材中把它們作為單獨的單元進行編寫,那么數數、認數的內容也就獨立成一個單元。
。ǘ┙虒W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對學生進行入學教育,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材說明
1.教科書的第2~3頁,是這一單元的主題圖“美麗的校園”。
我們認為學生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他們學習和生活的環(huán)境有質的變化。作為開學的第一課,學生學習數學的第一課,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對學生進行入學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愛學校,愛集體的良好情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們還是選擇了一幅校園情境的主題圖對學生進行入學教育。在學生觀察圖,描述圖意時,老師可掌握其數數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為學生正式學習數學知識作準備。
老師們都有印象,在義務教材一開始也是一幅學校情境的主題圖,我們呈現了校園的局部:有的學生在向老師敬禮,有的學生在澆花,有的學生在踢足球等等。老師們可以看到與義務教材相比,(1)這幅圖的場面更加開闊了。原來只呈現了學校的局部,現在釆用俯視的方式,把學校的整體畫面呈現給學生。(2)內容更加豐富了。增加了小小氣象站、校園外的樓房、樹木等。(3)從人物的數量上看有較大變化,原來老師加上學生共10人,現在共20人。主要考慮當前學前教育的水平較高,學生可能已經掌握了20以內的數,有的能數,有的能計算。在教材中我們給出數量是20的人物,老師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
2.接著教材的第4~5頁給出了1~10各數,了解學生的認數情況。并且配合出現了相應數量的人物和事物的集合圈,與義務教材不同的是,這些集合圈中的人和事物都是從主題圖中抽取出來的,使學生看到知識前后的聯系,將了解學生的數數和認數情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三)教學建議
1.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
由于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觀察能力也有限。剛開始呈現主題圖的時候可能學生只對色彩、人物感興趣,那么老師不要急于讓學生數,可以先給他們一定的時間觀察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并說一說。在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以后,老師再引導他們數一數。老師在引導學生數的時候方法有很多,例如: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按數量的多少,由少到多,數一數,如“校園內的國旗有幾面?”、“老師有幾位?”;②也可以引導學生按照方位,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遠到近的方法數,如“天空中有幾只小鳥?”、“遠處有幾幢樓房?”。
我們的老師在這方面有許多好的經驗。例如,有的老師將主題圖制成多媒體課件,依次出現一組組的人或物,引導學生說一說、數一數;還有的老師將學校的背景畫在黑板上,然后用卡紙繪好人及事物和學生一起在黑板上移動,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充分利用教材的資源。
例如主題圖中數量是1的事物除了國旗外還有教學樓、教師,數量是2的事物除了單杠外還有農舍、跳繩的學生,數量是3的事物除了石凳外還有踢足球的學生等等。老師們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資源,讓學生們充分地觀察,充分地數。
有的老師在充分利用了主題圖以后,還讓學生們數一數身邊的事物,例如數一數教室里黑板、門窗、燈管的數量,文具盒里各種文具的數量;還有的老師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學生任意的數,讓學生在數數的活動中,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3.注意結合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數學教育的任務之一,但在教材中不是單獨進行地進行教學,而是融合在數學知識的教學當中。我們的教材中有許多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例如,在這幅主題圖中:出示國旗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小小氣象站可以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的意識;學生向老師敬禮是教育學生要有禮貌;出現垃圾桶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學生討論問題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跳繩、踢足球等場景教育學生要堅持鍛練身體等。老師們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這些素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總之,這部分內容雖然簡單但佷重要,對后面有針對性地教學將非常有幫助。老師應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數數的能力,不僅要了解學生是否會口頭數數,還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是否能正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來。但準備課就是準備課,雖然出現了1~10各數,并不是正式教學,只是了解學生數數和認數的情況,不必要求過高。如果學生沒有掌握數的方法,也不能全部認識1~10各數,也不要緊,因為后面還要進一步學習,老師不要拔高教學要求。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