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趣味樂園 > 班主任 > 班主任工作總結(jié) > 正文

中等生心理問題的分析及應對策略(二)

來源:網(wǎng)絡 2009-09-02 08:39:04

智能內(nèi)容

  二、對中等生典型心理問題的分析

  在關注中等生心理問題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在中等生中比較普遍地存在著以下一些典型的心理問題,下面逐一作簡要的分析說明: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學生由于各種原因?qū)ψ约旱钠焚|(zhì)、智力、能力等感到懷疑并做出過低評價所產(chǎn)生的心理感受。又稱自我否定意識。表現(xiàn)為消極的自我評價。這是與正常人的自尊心相對立的一種病態(tài)心理。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發(fā)展,就會對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產(chǎn)生日益顯著的消極影響,特別是中學生尚處于心理發(fā)展不穩(wěn)定的年齡階段,自我否定意識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緒的巨大波動和思想觀念的急劇變化,嚴重影響其學習和生活。在特定的條件下甚至釀成自殺、出走甚至犯罪等惡性事故。作為班主任往往注意到了后進生中存在的自卑心理,但對中等生中存在的自卑心理,則認識不足,關注不夠。

  事實上相當一部分中等生的自卑心理同樣比較嚴重。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生理、智能、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內(nèi)因,也有來自家庭、學校教育等方面的外因,而導致中等生自卑心理形成和發(fā)展的最關鍵因素,我認為還是在教育方面。關于這一方面前面已有論述,不再重復。但還有一點必須一提:中等生由于長期處于“中等地位”,是班主任眼中的乖乖兒,容易被班主任老師忽視,缺乏老師應有的關心、愛護、教育和培養(yǎng),使中等生感到受到了老師的冷落,感到自己是班中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一員,從而產(chǎn)生了強烈的自卑心理。這必須引起每位班主任的警惕。

  2、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是中學生較常見的一種心理失調(diào)癥,是中學生感到 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chǎn)生的一種消極情緒。處于抑郁情緒狀態(tài)下的中學生,經(jīng)常生活在焦慮的心境中,他們內(nèi)心孤獨卻不愿向同學和老師傾訴;在學習上,他們經(jīng)常精力不集中,情緒低落,反應遲鈍;他們有較強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但因他們對挫折的忍耐力差,經(jīng)不起失敗的打擊,常常因考試的失敗而感到痛苦和恐懼。有嚴重抑郁心理的中學生,還會出現(xiàn)軀體化癥狀,食欲不振、失眠、胸悶、頭昏等。

  總之,抑郁心理對中學生的消極影響是全面而深刻的,必須引起家長 和學校老師的高度重視。中學生之所以會產(chǎn)生抑郁心理,既受他們個性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社會、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事實證明,中等生產(chǎn)生抑郁心理的概率和嚴重程度以及對學生造成的危害程度都要高于優(yōu)生和和后進生,其原因就在于他們是中等生。相對于后進生,他們有更大的學業(yè)和精神壓力,更高的自我期望,更多的勞動付出。相對于優(yōu)生,他們又智力平平,學習基礎、能力等又遜色不少。因此,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容易產(chǎn)生失敗感,產(chǎn)生自我無能感,經(jīng)常陷入自輕自賤的抑郁情緒中。

  3、閉鎖心理

  中學生的閉鎖心理主要是指中學生內(nèi)在的心理活動不輕易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現(xiàn)象。這種心理現(xiàn)象在中學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益明顯,它突出表現(xiàn)為學生沉默寡言,喜怒哀樂不輕易表露,其主要特征是關閉性。他們很少與父母交談,他們不愿和老師接近,極少到辦公室提出問題或主動與老師談話,不愿告訴老師班上同學的事情,往往抱著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他們只喜歡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喜怒哀樂向日記傾訴,在自我的小天地里默默地咀嚼生活,品嘗孤獨。這種閉鎖心理往往嚴重影響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間的心理隔膜,影響人際交往,往往使學生陷入孤獨無助的境地。

  同時由于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挫折、痛苦、煩惱等,不愿向人傾訴,由此引起的不良情緒不能及時得到排除,日積月累就易引發(fā)其它的心理問題。因此,如何去設法打開中學生心理的閉鎖性,就成了家長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必須解決的課題。我在工作實踐中發(fā)現(xiàn),閉鎖心理表現(xiàn)特別明顯的又是中等生,中等的位置、自卑心理、內(nèi)向的性格、老師的漠視更容易促使他們把自己的心靈之門關得死死的。

  4、焦慮異常心理

  焦慮心理是一種以擔心、緊張或憂慮為特點的、復雜而延續(xù)的情緒狀態(tài)。當人們預期某種危險和痛苦境遇將發(fā)生時,通常都會產(chǎn)生焦慮反應,這種焦慮反應是帶有普遍性的正常的適應性反應。然而,焦慮的程度過于嚴重時,就變成了懼怕,人的主觀感覺就變得緊張不安,易產(chǎn)生不愉快預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屢遭失敗和蒙受恥辱,又不能盡快找到自信,就會對不愉快的情景增加敏感性,從而產(chǎn)生焦慮異常心理。研究和實踐證明,一定程度的焦慮對學習是必要的,可以使學生處于一種比較高的覺醒和緊張狀態(tài),提高學習的動機和效率,但過高的焦慮水平則會引起對學習的抑制。

  試想:一個對學習憂心忡忡、顧慮重重的學生,怎么可能興致勃勃,孜孜以求地學習。對智力平庸、雖經(jīng)努力學習成績?nèi)圆焕硐氲膶W生,過度焦慮會造成自信心不足,自暴自棄,以至對學習失去信心。過度焦慮還會產(chǎn)生考試怯場,從而抑制正常水平的發(fā)揮。顯然焦慮異常心理對學生的身心、學習和生活的危害不容小視。事實說明,焦慮異常心理在中等生中又表現(xiàn)得特別明顯。他們學習勤奮努力,要求自己頗為嚴格,把滿足師長的愿望當成自己的學習奮斗目標。他們在老師熱烈的升學期望和家長的“望子成龍”的陰影下學習和生活,學習上唯恐出絲毫差錯,稍有不順,便自責不已,甚至有負罪感。他們不論學習能力強弱,都會因一時的失誤導致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從而憂心忡忡,焦慮不安。也有一些中等生學習成績不夠理想,有較重的自卑感,可總是想獲得成績好的同學的那種“風光”,“地位”,于是埋頭學習,暗地里與人攀比,同時又十分計較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和自己在同學中的影響。所以只要稍稍遇到一點挫折就會緊張不安,怕這怕那,使自己不能集中注意力于學習上,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中等生除了存在上面談到的四種比較典型的心理問題外,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孤僻、冷漠、逆反、厭學等諸多心理問題,都需引起家長和教師的高度重視,在這里就不再多說。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