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蜜桃六月天综合网,欧美99,草草影院ccyycom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內除法的復習

2009-09-04 22:46:54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復習 教案

  教學目標:

  使學生更加明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要用除法解決問題。在復習除法計算時,可先讓學生說一說怎樣計算一道除法題,然后再進行鞏固練習。從而更好地掌握表內除法。

  教學重點、難點:

  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練習。

  教學準備:

  小黑板,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回顧引入:

  1.引導學生回顧本期已學知識?茨夸浵嗷フf說,要求學生全班交流。概括分為七部分:表內除法,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萬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克和千克,圖形的變換,統(tǒng)計。

  2.我們今天來復習表內除法。板書:表內除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親切、自然、民主、平等的交談中自然引入了課題。

  二.復習整理:

  1.說說下面各題你是怎樣算的?(小黑板)

  32÷481÷915÷5

  24÷642÷740÷8

  24÷314÷2

  先獨立做在課本上,再說一說怎么樣算的。

  2.針對剛才學生容易錯的內容,用聽算的方法,選拓展練習中的題進行訓練。

  在草稿本上聽算練習。

  3.復習什么樣的數(shù)學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可掛圖出示,小組討論后學生口答)

  出示掛圖:教材第119頁的第1題。(如果沒有掛圖可讓學生看書)

  想一想:什么樣的數(shù)學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小組討論交流后,口答。

  4.引導學生進行變式練習。

  在○填上“<”“>”“=”。引導學生正確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筆試一試復習表內除法,并同時找找學生的問題,了解學情。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除法知識來解決。

  三.教學效果測評:

  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23頁第1、2題。

  巡視、評改。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二十四的第1、2題,同桌檢查。

  【設計意圖】:鞏固知識及時查漏補缺。

  四、拓展性學習:

  1.口算。

  15÷5=6÷3=16÷8=9÷3=

  45÷9=56÷7=49÷7=2×4=

  45÷5=56÷8=63÷7=8÷2=

  2.看圖,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并計算。

  3.在○填上“+”“-”“×”“÷”使算式成立。

  16○6=108○4=221○3=7

  20○5=256○9=5430○5=6

  第二課時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

  及加法、減法

  教學內容:

  課本第119、120頁第3~8題,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和萬以內數(shù)的加法、減法的復習,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萬以內數(shù)的讀寫與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開放性的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方法,正確、熟練地讀數(shù)和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難點:對于計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練使用。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同學們,昨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呢?請學生先小組討論再匯報。

  2、今天,我們將復習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及其加法、減法的復習。(板書課題)

  3、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舊知,自然引入本節(jié)內容。

  二、知識整理:

  1、復習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

  請同學們先來回憶一下,我們學了萬以內數(shù)的哪些知識?

  回憶學了萬以內數(shù)的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數(shù)的組成、數(shù)位的含義、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近似數(shù)以及整百、整千數(shù)的加減法......

  2、下面先請大家獨立做教材第119頁第3題,然后集體訂正。

  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做的?

  3、寫一寫,再讀一讀。

 、偾簧鲜2個千、百位上是5個百、個位上是6個一。

  ②二千五百零六。

  4、下面復習用計數(shù)單位表示數(shù),獨立完成書上第120頁第4題,想一想是怎樣做出來的。

  5、復習近似數(shù)。

  請同學們看教材第120頁第5題,找出這段文字中哪些數(shù)是近似數(shù)?并畫出來。再請同學回答。

  6、復習萬以內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的簡單應用。

 。1)請同學們口算教材第120頁第6題,看誰算得都對。“開火車”訂正。

 。2)引導學生做教材第120頁第7題。先筆算,再請兩個同學到臺上板書,并展示。

 。3)通過第6、7題的計算,請大家說一說是怎樣算的?計算時應注意的問題。

 。4)請各學習小組互相討論一下教材第121頁第8題。我們怎樣去解決這個實際問題?小組討論,交流形成處理意見,并在全班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緊緊圍繞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開展練習。難點突出,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結構。

  三、教學效果測評:

  1、綜合練習教材第123、124頁第3~6題。

  2、根據(jù)學生完成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知道和對學生進行幫助。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

  四、拓展性學習:

  在下面各數(shù)的前后各寫兩個相鄰的數(shù)。

  698

  3299

  9998

  第三課時克和千克及圖形的變換

  教學內容:

  課本第121頁第9~12題“克和千克及圖形的變換的復習”。

  教學目標:

  1、復習“克和千克”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質量概念。

  2、復習“圖形與變換”時,能讓學生正確認識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以及形成銳角、鈍角的概念。

  教學重點、難點:

  注意培養(yǎng)學生形成比較好的質量單位的概念,復習“圖形與變換”時,能讓學生認識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

  教學準備:

  小黑板,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萬以內數(shù)的計算,我們現(xiàn)在來做幾道計算題。請大家拿出口算卡。

  100+200=110-20=

  620+100=120+360=

  130-70=240+70=

  2000+50=1000-30=

  1200-40=140-40=

  860-80=880+1200=

  【設計意圖】:口算能力是學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是學習的基礎,所以要加強口算訓練。

  二、整理復習。

  1、復習克和千克及圖形的變換。

 。1)請同學們看教材第121頁第9題,大家想一想,你會怎么樣去圈?為什么要這樣圈?

  學生根據(jù)原來有的克和千克的概念,動手圈。

  (2)用重量去算一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再判斷利用已經(jīng)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

 。3)大家想一想關于質量單位,我們還有哪些知識沒有復習到呢?小組討論,把沒有復習到的知識列出來,作好全面復習。

  2、復習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小黑板出示)

  說一說生活中哪里有平移、旋轉現(xiàn)象。升降機、觀光纜車、

  說一說生活中哪里有銳角和鈍角。

  三、拓展性練習(略)

  第四課時解決問題和統(tǒng)計

  教學內容:

  課本第122頁“解決問題和統(tǒng)計”

  教學目標:

  1.復習“解決問題”,老師要引導學生仔細看題,學生能知道題中所說的事理,并能正確選擇解決的方法。

  2.復習“統(tǒng)計”時,要注意讓學生經(jīng)歷統(tǒng)計的過程,使學生能搜集、整理數(shù)據(jù),完成統(tǒng)計圖表,并能看懂統(tǒng)計圖表回答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復習“統(tǒng)計”時,要注意讓學生經(jīng)歷統(tǒng)計的過程,使學生能搜集、整理數(shù)據(jù),完成統(tǒng)計圖表,并能看懂統(tǒng)計圖表回答問題。

  教學準備:

  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請大家想一想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jīng)復習了本學期學過的哪些知識?

 。ū韮瘸。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和加法、減法。克和千克及圖形的變換。)

  2.對這些知識還有沒有什么問題?還有沒有內容是我們沒有復習到或復習了掌握不好的?如果學生有問題,則針對問題,讓同學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思考解決方法。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反思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問能力。

  二.復習整理:

  1.分別出示教材第122頁第13、14題的掛圖。(如果沒有,就讓學生直接看書)

 。1)看了圖后,你明白圖中的畫是什么意思嗎?

  學生看掛圖,小組討論這兩題的意思。

  敘述兩幅圖的意思,沒有說好的請其他同學來補充完整。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2)怎樣來解決這兩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小明:12÷3=4(次)

  一共要花:6×1=6(角)

  8×3=24(角)

  6+24=30(角)

  或:6×1+8×3

  =6+24

  =30(角)

  2.復習統(tǒng)計圖。出示教材第122頁第15題。大家一起來想一想第15題的數(shù)據(jù)怎么搜集?

  學生各自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可以用舉手的統(tǒng)計方法來試試。

  3.組織搜集數(shù)據(jù),清點人數(shù)。

  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舉手,并把老師清點結果填在書上。

  4.大家已經(jīng)搜集好了數(shù)據(jù),從這個統(tǒng)計表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小組討論一下,得到一個結果,然后在全班交流。

  小組討論,得到討論結果后,全班交流展示。

  【設計意圖】:在復習時,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差異,在這里發(fā)揮學生復習的主體性,讓學生更多自我反思,有利于使復習更有針對性。

  三.教學效果測評:

  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26、127頁第11~15題。能夠填在書上的就填在書上。

  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練習。

  四、拓展性學習:

  1.調查班上昨天的數(shù)學作業(yè),用你喜歡的方法記錄,并制成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圖,提出問題并解決。

  2.二年級各班存放圖書數(shù)目如下。
 

來源:網(wǎng)絡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wǎng),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