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6 09:17:39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1、知識: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能力:能正確運用千米表示長度。能估計1千米是多遠。
3、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測量、體驗、聯想,建立空間觀念。
4、德育: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的需要與樂趣。
教材分析
這一節(jié)內容在知識結構上,是前一節(jié)內容的深化,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通過自學掌握一小部分,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強化。
學情分析
在前一節(jié)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理解。
教學方法
指導學生測量、聯想、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學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形成表象,能應用概念正確表示長度。
創(chuàng)新點
通過演示、體驗,形成表象,建立空間觀念。
德育點
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滲透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導引目標
激發(fā)興趣
1.師:這一節(jié)課有幾個小朋友也來和我們一起學習,現在請他們出場(請出幾個頭帶長度單位飾物帽子的學生)問:我們認識這幾個朋友嗎?請你們把他們從小到大排一排(毫米、厘米、分米、米),你們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嗎?1厘米、1米呢?現在請你們給他們找合適的好朋友,請他們站在一起,你會安排嗎?
課室的長度書本的長度鉛筆的長度
毫米厘米米
今天我們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另一位朋友,看看它在測量什么的情況下出現。
2.小組交流,整理資料(課初,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課外測量的情況)
各小組匯報課外測量情況:
測量的物體
我的估計
我的測量
1000米測量的次數
小組評價
路邊兩根路燈間的距離
學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
明確計量比較長的路程,通長用千米(公里)做單位。
創(chuàng)造條件
主體參與
1、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的引入。
師問: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增加感性認識,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直觀理解比較困難,啟發(fā)學生借助其他事例來理解。
組織研究
體驗發(fā)現
2、建立千米長度觀念
1.各小組匯報課外實際測量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給予評價,并把有關數量板書。)出示運動場跑道上學生的活動情境,將1千米與學生的經驗建立起聯系,增強學生對1千米的感受。如果學生沒有接觸過400米1圈的標準跑道,結合本校操場的跑道,200米1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
2.教師說明:路邊兩根路燈桿間的距離是50米,二十一根路燈桿的距離長1000米;運動場跑道的一圈通常是200米(結合本校實際)跑5圈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師問:你們知道1千米和1米之間的關系嗎?(板書;1千米=1000米)
3.估計。
。1)師問:兩個里程碑間1千米的長度?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約是1千米?(小組討論)
。2)師問: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猜測的嗎?想一想,你還知道什么物體間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或者是幾千米?
(3)1米有多長?50米有多長?100米有多長?(讓學生閉眼想象)
讓學生邊比較,邊理解
引導創(chuàng)新
應用實踐
測量、體驗,建立表象
1、請幾個代表在課室手拉手站成一排,需要幾個人才能站成大約10米長,想象100米的長度,幾個這樣的長度是1千米。
2、走一走,10米長的距離你大約要走多少步?其他同學在課室估計,驗證是否與測量結果相同。
千米的長度觀念比較困難,多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有助于學生建立千米的長度觀念。
反思小結
鞏固提高
1、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看書質疑,解決疑問)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填上合適的單位(書46頁第一題)學生匯報時,說一說想的過程。
多給學生說的機會。
研究作業(yè)
查閱有關“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的小資料,和同學們、家長們說一說。
課后記
千米的認識板書設計
長度單位:1千米=1000米
毫米1km=1000m
厘米
分米
米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