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2 10:31:44
教學內(nèi)容:路程、時間與速度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根據(jù)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3、樹立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主題圖。
教學方法:談話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談話導入
1、師: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數(shù)學問題,這些問題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主題圖)
2、電腦出示兩輛汽車進行拉力賽的情境,學生猜哪輛車會取勝呢?
接著出示條件:
第一輛2時行駛了120千米,第二輛3時行駛了210千米。
到底哪輛車跑得快呢?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如何解答?
二、探索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1、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要比較什么?你有什么辦法?
2、小組交流,明確:
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這個同一時間在這里就是1小時,那么拖拉機1小時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車1小時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車跑得快。
3、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單位時間即為:
1時、1分、1秒。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行駛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題中,拖拉機的速度是60千米/時,而面包車的速度為70千米/時。因此,面包車的速度快。
4、讓學生根據(jù)這一情境學生試著表述速度、路程、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
速度=路程÷時間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數(shù)據(jù),拓展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認識,也可以把學生課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交流。引導學生關注速度。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試一試”第一題。
讓學生看圖,根據(jù)情境解答。
2、完成“試一試”第2題。
三個算式結合具體情境去體會、思考、交流、匯報。
3、完成“練一練”
第3題:在運算過程中讓學生獨立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讓學生記住一些特例。可以適當擴充。
第5題:先讓學生說說根據(jù)條件,可以提出并能解決什么問題,幫助學生搞清楚三者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用“△”在圖上做標記時,要學生討論,說說你為什么畫在這個位置上?
學生小結
四、總結談話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五、課堂作業(yè)《作業(yè)本》
板書設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