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4 17:38:19
一、單元教學目標:
1、在觀察、操作、畫圖和實驗等活動中,發(fā)現(xiàn)并認識三角形的有關特征,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2、會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三角形,會測量或畫出三角形底邊上的高(高在三角形內),能根據(jù)三角形內角和以及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等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xiàn)象或解決簡單實際問題,能判斷一個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3、在由實物到圖形的抽象過程中,以及探索圖形特征和相關結論的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鍛煉思維能力。
4、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并能和同學合作交流,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數(shù)學結論的確定性,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愛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和設計理念:
本單元主要教學三角形的認識。在第一學段,學生已經直觀認識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在四年級相對集中地認識了角,認識了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平行和相交。這些都是本單元學習的基礎。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既為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提供學習經驗,又能為進一步學習多邊形的面積打好基礎。本單元的內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包括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了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第二段,學習三角形的分類和內角和;第三段,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及其特征。最后安排了練習三,讓學生鞏固和加深理解本單元的學習內容。
設計和教學時應遵循以下三個要點進行:一是注意引領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情境認識三角形,從而形成三角形的初步概念。二是注重在豐富的活動中探索并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一些特征,充分體現(xiàn)讓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自主發(fā)現(xiàn)和主動建構的特點。三是強調在動手實踐和解釋交流中加深對所學內容的認識,促使新知生成更加深刻,更加完整,體現(xiàn)系統(tǒng)性。
三、教學時間安排:六課時
四、課時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三角形的認識
儀征市真州小學俞萬軍
教學內容:蘇教版國標本四年級(下冊)第22-23頁內容,第24頁“想想做做”第1、2、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和利用生活經驗,通過觀察、操作、測量等學習活動,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2.使學生在認識三角形有關特征的活動中,體會認識多邊形特征的基本方法,發(fā)展觀察能力和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探究三角形較小兩邊長度之和大于第三邊的原理。
設計理念:通過對實驗結果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小棒。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聯(lián)系實際,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初步認識過三角形,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三角形?
揭示課題。
回憶。
互相交流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
二、認識三角形。
1.感知三角形。
2.介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3.練習。
4.感受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⑴分組操作。
⑵組織交流。
、切〗Y。
展示例題場景圖。
有三角形嗎?能想辦法做一個三角形嗎?
巡視指導
你是怎么做的三角形?
展示做出的三角形并匯報過程與方法。
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點?
能在本子上畫一個三角形嗎?
提問:仔細觀察畫出的三角形,你知道三角形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指出: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說明并板書各部分名稱。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提示:可先點點,后連線。
要求:拿出教師指定的小棒,拼三角形,分別是:(單位:厘米)
2、3、7;
2、3、5;
3、5、7
3、7、9
5、7、9
哪三根不可以圍成三角形?
哪三根可以圍成三角形?
為什么同樣都是三根小棒,有的能圍成,有的卻不行呢?
比較它們的長度,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提示:用2根長度的和與第3根比)
用3、11、6厘米的小棒圍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征:
較小兩邊長度之和大于第三邊。
觀察,交流。
學生運用自帶材料獨立做一些三角形。
交流做三角形的方法:小棒擺、釘子板上圍、沿三角尺邊畫、用直尺在方格紙上畫、......
討論交流(教師引導,明確三角形是有三條線段圍成的)。
獨立完成畫三角形。
討論: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和幾個頂點?
交流后明確: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和3個頂點。
獨立完成。
并標出三角形的邊、頂點和角。
分組操作,并記錄每一種情況。(以表格的形式讓學生填)
2、3、7;
2、3、5;
3、5、7
3、7、9
5、7、9
分組計算、比較、分析。
交流結果(2根長度的和大于第3根時,能圍成,小于或等于時,不能圍成三角形)。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學生獨立思考、選擇。交流:各位同學是如何選的,并說明能拼成的理由。
交流發(fā)現(xiàn):你覺的剛才的發(fā)現(xiàn)該如何修改?
自由練讀:三角
形的較小兩邊長度之和大于第三邊。
三、鞏固練習。
出示第24頁“想想做做”第2題。
根據(jù)每組中三條線段的長度直接作出判斷,并簡要說明理由。
出示第24頁“想想做做”第3題。
先指一指從學校到少年宮的不同路線,并回答第一問;再讓學生找出最近的一條路,并要求解釋理由。
讀題,分析、判斷并交流(第2、3兩組都可以......)。
觀察交流(有三條:①學校-電影院-少年宮;②學校-少年宮;③學校-郵局-少年宮)。
。ǖ冖跅l最近;因為①、③兩條路線都與第②條圍成了一個三角形,根據(jù)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所以第②條最近。)
互相交流。
四、評價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哪些知識?你是通過哪些方法獲得這些知識的?
交流,評價總結。
五、作業(yè)設計。
1.三角形有()條邊、()個角和()個頂點。
2.以下長度的線段:(單位:厘米)
5、6、7、8、9、11、12、15
你能選擇三根圍成一個三角形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