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4 21:50:14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了解方程的含義
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景中的等量關系
二、教學準備
1一架天平、砝碼、標有重量和沒標重量的實物若干
三、教學過程
1、認識方程
(1)認識等式
、儆^察桌上有許多實物和一架天平,請用標有重量的實物若干放入天平左右兩邊托盤里,使天平兩邊保持平衡,并寫出算式。
、趨R報結果
③引導“等式”,并加深理解
提問: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征?根據(jù)回答(板書:“等式”)
。2)認識方程
①把標有重量的一個實物換成沒有標重量的實物,天平發(fā)生什么變化?再用砝碼去使天平平衡,并寫出算式。不知道重量的實物一般用什么來表示?
②匯報結果
③討論:兩次所寫的等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匯報結果:第一次寫的等式中等號兩邊的數(shù)都是已知的。第二次寫的等式等號兩邊的數(shù)有的是未知數(shù)(板書“未知數(shù)”)
引導得出方程:這些等式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指第二次寫的等式)根據(jù)回答指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方程(板書:方程)
2、練習與反思
判斷題。(是方程的畫√)
8-2ⅹ=6()6+ⅹ>13()
143ⅹ=286()40÷ⅹ=2()
30-20=10()ⅹ+y=15()
看圖列出方程(書上練一練)
3、引導學生小結和質疑
引導: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學習新知識后有什么新想法?
4、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
教學反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